|
在中国汽车圈混了多年的刘洪磊,曾经在河南、辽宁担任过某经销商集团旗下4S店总经理长达七年。不过,他现已离开汽车行业。
“2004年我进入这一行,那几年真是暴利的时代,汽车根本不愁卖,我们当时业绩最好时一个月能盈利900万左右。”刘洪磊回忆道。
当时,最畅销的要数广本雅阁,一度要加价两三万才能提到现车。作为第一个将4S店概念引入中国市场的汽车品牌,广本经销商着实海赚了一笔,即便到了2006年,一辆雅阁的单车利润仍然达到2万元,一家广本4S店每年净利润几千万元不成问题。
广本当年建店收回本钱的例子太有诱惑力了,一下涌进来不少投资者。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但参与者的加入速度明显快于前者,直接的后果便是激烈的竞争之下,各方的利润空间逐渐摊薄。
以北京市场为例,根据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的数据,2008年北京共销售乘用车50万辆左右,当时有汽车经销商350家,盈利情况均十分乐观,但到了2012年,受限购政策影响,车市总体销量预计可达50万辆,但此时经销商数量已经达到650家,盈利情况可想而知。
“4S店模式的顶峰期已经过了,土地成本、劳动力成本和利息成本逐年上升,4S店如果不能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摊平成本,几乎没法生存。”刘洪磊直言。
让他印象深刻的是,2010年他在辽宁负责一家东风标致4S店,为了完成销售任务,一辆307利润只有3000元,“即便那样,已经很知足了。”
刘洪磊坦言,十年前投资一家4S店稳赚不赔,当年就能盈利,但现在建新店,五六年能收回投资就不错了。
他的理由是,在汽车这个行业,汽车制造商占绝对的优势地位,话语权很大,比如4S店的面积大小、店面设计、维修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平等等都有严格限制,甚至比在国外苛刻很多,这就增加了经销商的资金压力。
他透露,现在新建一家豪华车品牌4S店,仅建筑造价就在2000万~5000万不等,再加上订车、提车的流动资金,一家豪华车品牌4S店的起始成本普遍需要上亿元,比2005年几乎翻番。
另外,充分竞争环境下的汽车行业越来越像家电行业,价格战成了家常便饭。刘洪磊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一个店平均月销量200辆,每辆平均售价15万元,那么当库存系数达到2时,这个店就需要占用200×2×15万=6000万元的流动资金。“如果赶上银行紧缩贷款,单体店资金链很容易断裂。”
刘洪磊庆幸自己在2010年“逃”出了汽车零售这个行业。“不要看一辆车卖出去是几万元、几十万元甚至更高,除去各项成本,几乎亏钱。”他告诉记者。
(关键词:汽车经销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