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针对国家能源局将批准3个核电新项目开展前期工作的传言,接近国家能源局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现在主要的工作是保证现有在建项目的进度,没有精力再批新的项目。”
据其透露,目前有多个核电项目已经手握“路条”,等待核准开工,如果新增3个项目,那么排队的话已排到“十三五”。而按照国家能源局早先对新建核电项目作出的安排,“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中电投集团各有一个项目将优先批准开工建设。”
然而,按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规划,到2017年,中国将投产50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中国目前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不到4600万千瓦,考虑到核电建设的长周期,如果不加快审批,减排目标尚有400万千瓦装机的缺口。
平衡三大巨头
上述人士介绍,国家能源局优先批准开工的3个项目分别为中核集团的辽宁徐大堡项目、中广核集团的广东陆丰项目和中电投集团的山东海阳二期项目。其中,中核集团的浙江三门项目3、4机组本来也同样可以优先批复,但中核集团的态度是先推进徐大堡项目。
实际上,这三个项目早在福岛核电事故之前就已经走完相关流程,其中,徐大堡项目和陆丰项目在2010年底就已经获准开展前期工作,海阳二期项目则在2009年初获准开展前期工作。也就是说,3个项目都手握三年以上的“路条”,却自福岛核电事故至今仍无法开工,前期工作也都有所延迟。
尤其是徐大堡和陆丰项目,在更加严格的核安全标准的要求下,对技术路线进行了调整。此前,两个项目都计划采用二代改进核电技术,福岛核电事故后,则调整为AP1000三代核电技术,单机容量增加到125万千瓦。
近期,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的技术调整方案已经获批,拿到新的“路条”,按计划都将很快具备开工条件,但审批工作仍然受到了技术调整的影响。
“技术路线调整后很多工作要重新来一遍,比如投资测算。没有这一项,审批流程就走不动,国家能源局即便想批也没办法。”上述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现在的情况就是各方面对发展核电都很支持,但没法批准新的机组开工。”
该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上任后,有计划向新的核电项目发放“路条”,新批项目也将在三大核电巨头间谋求平衡,让每个集团各获一个新项目。
从各集团的核电厂址储备上来看,中核集团的象山核电项目、中广核集团的苍南核电项目、中电投集团的白龙核电项目准备工作相对靠前,但考虑到各地区核电项目分配和当地用电负荷等问题,新增三个核电项目的“路条”确实有困难。
应对减排则需开工新建
根据公开信息来看,仅在沿海地区,中国就有多个已经获得路条、而未批准开工的核电项目。
除了徐大堡项目、三门项目二期、海阳项目二期和陆丰项目外,福建福清项目三期、江苏田湾项目三期、辽宁红沿河项目二期、山东石岛湾CAP14000示范项目一期都处于此阶段,共计8个项目。此外,湖南桃花江、湖北咸宁和江西彭泽3个内陆核电项目,同样是“路条”在手。
这就意味着,新项目即便获得“路条”,开工时间也至少要排在上述现有沿海项目之后。此期间内陆核电如果放行,还要继续向后排。与新项目相比,核准现有项目开工建设更为紧迫。
9月10日,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行动防治计划》,强调快清洁能源替代利用,计划到2017年,中国运行核电机组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3%。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冠兴介绍,中国当前商运核电机组17台,装机容量1474万千瓦;在建核电机组28台,装机容量3056万千瓦。
在运与在建核电机组共计4530万千瓦,若要达到5000万千瓦的目标,仍需要新建4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
按照规划,2014年中广核集团广东阳江核电项目6号机组将开工建设,该机组为百万千瓦机组。即便不考虑工期的因素、只计算核电装机量,为了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和减排的目标,还有剩余的3台核电机组需获批开工。
(关键字:能源局 核电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