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涂镀> 行业聚焦

中钢改革进行时:精简架构与人员优化并进

2014-12-2 10:28:45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中钢方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目前进行的改革都在上一次与媒体沟通的框架范围内,没有新的进展。”
  • 关键字:
  • 中钢 中钢改革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钢集团资产总计1101亿元人民币,负债总计1033.5亿元,资产负债率93.87%
  ■中钢方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目前进行的改革都在上一次与媒体沟通的框架范围内,没有新的进展。”
  受需求市场与信贷环境双重恶化等影响,中钢集团于10月初启动了一场“脱胎换骨”式的全方位改革。
  记者11月29日从中钢方面获得了一份内部文件,这份11月26日印发的《关于调整集团(股份)总部组织机构的通知》(下简称《通知》)显示,中钢集团正对其庞大的组织架构进行深度调整。
  《通知》称,根据《中钢集团内部变革框架方案》等原则,集团按照战略管控要求优化调整集团(股份)总部组织机构。调整后,总部机构由9个部室及3个中心组成。
  9个部室分别是办公室(董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委组织部)、资产财务部、企业发展部(科技管理部)、运营管理部(安全环保部)、法律与风险管理部、审计部、纪律监察部、党群工作部。
  3个中心则分别为,信息管理中心、离退休服务中心及行政事务管理中心。对比此前的机构结构,21世纪经济报道发现,一级机构由原来的12个减少为9个。原先的科技与安全环保部2个部门被拆分。科技处并入企业发展部,而安全环保部与此前的运营改革部合并到新的运营管理部中。
  人员优化方案准备启动
  在重塑架构的同时,中钢也同步在大刀阔斧进行着“分流减员”。记者22日起先后收到部分中钢内部员工打来的电话称,“即日起,集团要求所有聘用制的员工离职。”据一位目前已经离职的前中钢集团高管透露,全中钢集团旗下聘任员工人数占总数三分之一左右。
  对此,中钢官方回应,“聘任制员工开始分流”这个说法不准确,中钢绝对没有要求所有聘用制员工离职,而是统一筹划人员配置。
  中钢方面相关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称,“目前进行的改革都在上一次与媒体沟通的框架范围内,没有新的进展。”中钢集团10月24日曾主动邀请媒体沟通改革相关事宜。当时据中钢集团董秘李可杰介绍,中钢集团正在进行的改革属于主动适应市场的收缩战略。
  而改革与机构精简业务重塑,势必会带来阵痛和阻力。为了争取更多的员工支持这次改革,中钢集团在内网中发布了《中钢集团内部改革问与答(一)》及《(二)》两篇问答文章。
  对广大职工最为关注的“机构调整中人员配置的问题”,中钢解释,将按照人事相宜、人岗匹配的原则和要求,按照“三定”原则,结合既往考核情况,采取组织考察任命、岗位竞聘和双向选择等方式,有序推进机构调整和人员到岗。对因业务调整和机构改革未能再上岗的员工,公司统一制定相关政策并妥善安排。
  对在业务梳理最后未能上岗的员工,中钢将采取多种渠道安置:包括按双向选择的原则,充实各业务板块实体化平台;设立专项支持计划和资金,鼓励员工创业;自谋职业的员工将得到经济补偿、设立内部待岗平台、符合政策的可提前退休等措施妥善安置。
  中钢官方回应称,上述两篇问答文章都是属于改革吹风文章,让内部员工提前了解改革,更好地参与改革,很多方案实际仍然在探讨中。
  中钢自救依然充满挑战
  中钢集团的命运将会怎样?是否会像有媒体传言的最后破产或被其他央企如五矿等并购?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志斌认为,中钢集团暂时还没到破产清算被并购的阶段。
  郑志斌拥有丰富的破产管理人经验,曾参与无锡尚德等多起上市公司破产重整案件。
  他对21世纪经济报道解释,不管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当遇到资金、债务等危机时,都要进行一系列资产、债务的重组。在未进入司法程序之前,银行等债权人可与相关公司进行庭外的协商重组。这个重组是市场化的,企业拥有自主权,但结果可能很慢,很难达成一致协议。
  而进入法律程序的破产重组,则是在多方协商失败之后,由法院制定破产管理人,对债务、资产进行重组,法院可以强制对债务、资产进行打折并批准通过破产预案。
  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中钢集团资产总计1101亿元人民币,负债总计1033.5亿元,资产负债率93.87%。
  郑志斌认为,中钢集团目前远未到破产清算的境地,但其自救将面临巨大的挑战。“超1000亿的债务本金部分,在企业重组自救的过程中,银行是不会打折的。这个包袱可不轻。”
  郑志斌称,任何有意参与投资的第三方都不希望接盘一个负债累累的企业。在精简机构、业务重塑之后,中钢还将面临一个很严峻的挑战,“那就是如何让企业重新获得造血盈利的能力,外界的输血只能是暂时的,不可能左边输,右边漏。”
  中钢集团是否能够顺利走出泥潭,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按照上述《中钢集团内部改革问与答》中的改革思路,此次改革要通过业务梳理,保留发展优势业务,培育未来盈利增长点,为中钢长远发展打下生存基础。未来,中钢集团还将通过1-2年转型调整,2-3年的深化改革,3-4年的管理提升,达成最终目标。

(关键字:中钢 中钢改革)

(责任编辑:00378)
信息导航
钢厂价格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