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钢铁行业卖1吨钢的利润还不够买张地铁票,这是目前许多人评价钢铁企业效益时最常用的一句话。听来虽尖刻,却真实地反映出钢铁企业日子难过。石墨电极是专门服务于钢铁行业的上游行业,其市场及效益状况可想而知。”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开封炭素有限公司董事长陈文来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下子道出了炭素上下游产业的艰难处境。
据陈文来介绍,石墨电极是应用在炼钢电弧炉中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2012年以来,国内钢材价格同比大幅下降,而铁矿石等原材料价格虽有所回落但仍高位运行,加上企业融资成本、人工成本上升,钢铁企业效益大幅下滑。所以,无论是上游炭素企业还是下游钢铁企业,全部进入微利时期,要想渡过难关,并立住脚跟持续发展,首当其冲的是算好投入产出这本账。
陈文来告诉记者,截至2008年底,全国石墨电极产能过半处于闲置状态,普通货完全卖不上价,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特别是大规格的产品供不应求,开封炭素瞄准时机,主要生产国内急需的大规格产品。
“我们的目的一是为了改变我国大规格高标准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完全依赖国外进口、不能满足钢铁工业发展需要的局面,填补国内空白;二是占领制高点,永远获得市场的最大先机。”陈文来说。他告诉记者开封炭素目前不但拥有生产大规格产品全套、成熟的工艺技术,而且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2008~2010年,开封炭素的产品售价每吨达到4.5万元。
“但我们现在每吨产品只卖到3万元,下调了1万多元。”陈文来说:“毕竟今年钢铁工业亏损面扩大,降成本势在必行,我们必须帮着下游客户渡难关,客户好了我们才能好,才能拥有市场。”
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开封炭素提出了“三降两大一转变”的措施:即降成本、降费用、降排放,立足大直径、瞄准大客户,市场拓展重心由国内向国外转变。陈文来说,大规格电极产品价格高且利润空间大,增加生产大规格电极,可提高产能,降低消耗;增加大客户数量,不仅可保证全年销售量,而且可降低销售成本;增加国外客户,将获得较大的利润空间,减少资金周转时间,提高资金利用率。
从客户的角度来说,国内企业如果转向原材料设备国产化,在质量没降的同时,购买成本却下降了一大块;对国外市场的用户,用开封炭素的产品也同样体会到了优质和实惠。所以,帮用户降低成本,就能实现双赢。今年开封炭素在国内市场得到了太钢和宝钢的鼎力支持,国外市场也做得相当不错,今年企业大规格的产品有近一半出口。2012年开封炭素预计大规格电极占整个计划销量的86%,同比增长46.9%;预计出口电极同比增长23.18%。
同时,企业将继续加大科技投入,增强核心竞争力。陈文来表示,虽然开封炭素产品的接头成品率每年都在稳步提高,但与理论值还有很大差距。成品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节约资金180万元,提高工序中产能400多吨。因此,今年公司加大了技术攻关力度,努力提高接头成品率。在去年的基础上,开封炭素今年的成品率争取再提高5%。
另外,企业还要练好管理硬功夫,实现降本增效。陈文来说,今年开封炭素在原材料采购、吨成本控制、平均售价、财务费用、管理费用等方面都制定了目标和措施,建立了目标考核体系,将目标责任层层分解到副总经理和二级单位,并与工资挂钩。他们还精简机构,将具有专业特长知识和生产经验的人员充实到第一线,将暂无专业特长和年龄偏大的员工调配到生产辅助岗位,每年可降低人工成本100多万元。
陈文来说:“管理看起来是我们自己的家务事,但总成本下来了,卖到客户手上的产品价格也就下来了,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生产既好又实惠的产品,帮着客户省钱,上下游一起合力渡过难关!”
(关键字:炭素 开封炭素 石墨电极 超高石墨电极 钢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