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四季度以来,随着第124届广交会的举办和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进入倒计时,中国市场再次进入高光时刻,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也越发凸显。
10月18日,商务部发布2018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情况。据统计,今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22家,同比增长95.1%;实际使用外资636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9%(折合979.6亿美元,同比增长6.4%)。《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按美元来计算,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实际使用外资累计同比增速已经创下2015年11月以来的新高。
据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介绍,我国利用外资产业结构、区域布局进一步优化,制造业特别是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今年1~9月,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199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6%。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6.8%,高技术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64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5%。
自贸区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
高峰在18日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1~9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稳定增长,新设企业数量增长较快。其中,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591家,同比增长45.7%;实际使用外资762.7亿元人民币,折合114.6亿美元。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以美元来计算,2018年前三季度利用外资保持6.4%的增速实属不易。以2016年前三季度为例,实际使用外资只取得了0.2%的微弱增长;而到了2017年前三季度,我国利用外资甚至出现3.2%的下滑。事实上,在2015年1~11月我国实际利用外资增速达到7.3%之后,6.4%的累计同比增速已经创下近3年来的新高。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利用外资实现高增速,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和营商环境抱有较强的信心。
信心从何而来?白明认为,首先是今年以来,中国在对外开放上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出台新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再比如在海南省设立自由贸易港,在全岛设立自贸试验区等。“尤其是我国的自贸试验区战略,为外商投资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成为促进我国利用外资的重要力量。”
据商务部统计,2018年1~9月,11个自贸试验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4.7%,占比为12.5%;其中天津、福建自贸试验区同比分别增长44.2%、167.9%。高峰表示:“自贸试验区继续发挥吸收外资引领作用。”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在10月9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上海自贸试验区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并于11月1日起施行。全国第一张服务贸易领域的负面清单由此诞生。
而在本周二(10月16日),《中国(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发布,新的《总体方案》不再局限于此前自贸试验区120平方公里的面积限制,实现了“全域性”开放。
主要投资来源地两位数增长
据高峰介绍,主要投资来源地中,韩国、日本、英国等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其中,今年前9个月,韩国、日本、英国、法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1.5%、29.5%、169.8%和18.3%,美国同比增长6.7%。此外,东盟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6.5%;“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同比增长14.9%。
值得关注的是,在主要投资来源地当中,英国的数据尤为亮眼。1~9月,英国实际投入金额同比增长近1.7倍,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增速。
10月16日,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第30期显示,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规模在2018年上半年下降了41%,约为4700亿美元。从地区看,流入欧洲、北美和转型经济体的FDI分别下降93%、63%和18%。
与此同时,《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还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成为全球FDI 最大吸收国,上半年利用外资约为700亿美元;排名第二的是英国,其外资流入从2017年的低水平增加到660亿美元;全球排名第三的是美国,其FDI流入量为460亿美元,下降了73%。
而据新华社消息,10月16日,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主席斯蒂芬·佩里在北京接受专访时表示,增进而非削弱国际贸易与投资才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同时表示,支持全球化、支持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在“一带一路”框架内推进英中合作。
白明认为,随着美国等国表现出越来越严重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也为中欧之间增进经贸合作提供了更多可想象的空间。“虽然中国和欧盟开展的双边投资协定谈判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但是双方在推进与其他经济体的自贸关系和投资协定谈判中已经取得多项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有利于提升各自在谈判中的开放水平和适应能力。”
(关键字:利用外资 增速 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