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德国西部城市亚琛签署《德国和法国关于合作和一体化的条约》(《亚琛条约》),着重强调两国的合作和推动欧洲一体化建设。《亚琛条约》需要双方议会批准后才能实施。
然而,对于这一旨在增强欧洲凝聚力和影响力的积极条约,各方评论却有所保留,认为以《爱丽舍条约》为基础的法德轴心对欧洲的引领作用已今非昔比。
德国《明镜》周刊称,《亚琛条约》是“大计划,小步骤”,实质内容太少,操作性不强。法国《费加罗报》社论指出,法德之间存在利益分歧,德国对法国的改革进度不满,已经开始转向东欧,给两国间的合作蒙上阴影。法国《世界报》强调,马克龙与默克尔是“两个被弱化的领导者”,此时两国加强合作的时机并不好。
亚琛传递积极信号
亚琛坐落在德国与荷兰、比利时的交界处,有“欧洲统一”的象征意义。
默克尔在签约仪式上说,《亚琛条约》将成为德法合作的基础。条约重申德法两国将联手应对当前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民粹主义日益增长的时候,签署这个条约非常有必要。
《亚琛条约》规定,德法两国致力于有效的、强大的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加强经济和货币联盟。两国还将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教育等领域加强合作和协调,加强反恐和军事合作,支持建立欧洲防务联盟,并在遭受攻击时相互支援。
默克尔说,现在的欧洲已经不是56年前的欧洲,德法两国应该首先为肩负的欧盟责任作出承诺。马克龙说,法国和德国必须为欧洲肩负起责任,并发挥引领作用;欧盟现在遇到的威胁不只是来自欧盟外部,也来自欧盟内部。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张健表示,在当前欧洲凝聚力下降、英国脱欧拉锯的情况下,《亚琛条约》的签署彰显了德法两国的“欧洲情结”,向世界传递了积极信号,即作为欧洲一体化的中坚力量,两国将努力维护欧洲的团结和繁荣。
商务部研究院欧洲所副研究员毕晶表示,从欧洲一体化的历史来看,没有德法两国之间的和解就没有欧共体的存在,也更不可能出现一个强大的欧盟。在德法两国合作密切时,欧洲一体化的前进步伐就大一点;在两国意见相左时,一体化就失去前进动力。这说明,德法两国加强合作对推动欧洲一体化具有不可替代、不可小觑的正向作用。
毕晶说:“当前,伴随英国脱欧,从三边博弈的角度而言,欧盟的法德轴心也会趋于巩固。新签署的《亚琛条约》恰好说明了这一点。该条约无疑会增强欧洲凝聚力,打击欧洲范围内连接成片又相互对抗的民粹主义。”
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亚琛条约》以《爱丽舍条约》为基础。1963年1月22日,法德两国领导人在巴黎爱丽舍宫签订法德合作条约,两国由此实现战后全面和解,欧洲一体化的法德轴心建立。
张健指出,法德轴心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一度发挥了主导作用,但后来有弱化趋势。《亚琛条约》能否像它的前身《爱丽舍条约》那样推动欧洲一体化,前景并不乐观。《亚琛条约》在很大程度上形式大于内容,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指明的方向和愿景很好,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能否落到实处。阻碍其落实的不仅有与英国等其他欧洲国家之间的矛盾,甚至还有德法两国之间的纠葛。由此预判,在未来几年内,《亚琛条约》在推进欧洲一体化上难有作为。
毕晶指出,该条约在促进欧洲一体化上主要起两方面作用:一方面,该条约的签订表达了法德两国作为欧盟“核心国家”在推进欧洲一体化建设中不遗余力的坚定决心。另一方面,今日欧洲环境已与往昔大相径庭。在欧盟内部,英国脱欧一波三折、法国遭遇“黄马甲”民众抗议运动、意大利欲联合波兰抗衡法德轴心等事件,均显示出欧盟离心力不断上升。在欧盟外部,伴随美国接连“退群”以及美欧、俄欧等大国关系的复杂易变,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愈演愈烈。与此同时,法德两国对于欧洲一体化的实现路径向来存有争议,二者不断协调达成妥协仍需时日。因此,《亚琛条约》的实施存在一定变数。此外,考虑到今年5月欧洲议会即将举行大选,而该条约并没有涉及欧盟最具核心的统一财政预算和建立欧洲军队问题,因此其象征意义大于现实意义。
(关键字:欧洲 一体化 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