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钢材价格继续小幅下降。进入2月份以来,由于新冠疫情形势严峻,下游用钢行业开工复工普遍后延。国家陆续出台支持复工复产的政策措施,需求形势将逐步好转,钢材价格有望止跌企稳。
一、钢材价格继续下降
据钢铁协会监测,1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5.48点,环比下降0.62点,降幅为0.58%;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0.79点,降幅为0.74%。
从全月情况看,1月份CSPI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05.74点,比去年12月份下降1.42点,降幅为1.32%。
1、长材价格环比微升,板材价格由升转降
1月末,CSPI长材指数为110.01点,环比上升0.31点,升幅为0.28%;CSPI板材指数为103.06点,环比下降1.49点,降幅为1.43%;与去年同期相比,长材价格指数下降1.98点,降幅为1.77%;板材价格指数上升0.53点,升幅为0.52%。
1月末,钢铁协会监测的八大钢材品种价格涨跌互现。其中高线和螺纹钢价格由降转升,环比分别上升12元/吨和11元/吨;中厚板和冷轧薄板价格继续上升,环比上升15元/吨和2元/吨;热轧卷板和镀锌板价格由升转降,环比分别下降31元/吨和402元/吨;角钢和热轧无缝管价格继续下降,环比分别下降3元/吨和31元/吨。
二、国内市场钢材价格变化因素分析
1月份历来是钢材需求淡季,再加上“春节”假期和新冠疫情的影响,钢材市场需求疲软,钢材价格继续呈下跌走势。
1、下游行业开工率不足,钢材市场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1月份国内市场钢材需求不旺。据中物流数据显示,1月份中国制造业(PMI)为50.0%,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指数环降1.9个百分点。由于下旬有“春节”假期和新冠疫情防控,下游用钢企业开工率普遍不足,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机械、汽车、船舶等主要用钢行业需求延后,对钢材供需形势影响较大。
2、钢铁生产基本平稳,市场供大于求态势加剧
据钢铁协会统计,1月份,会员钢铁企业日产粗钢197.91万吨、生铁179.43万吨、钢材185.81万吨,环比分别为持平、增长2.09%和下降1.67%,基本平稳。由于需求延后、交通受阻,钢材的企业和社会库存大幅上升,市场短期呈现供大于求态势。
3、铁矿石、废钢和和炼焦煤价格环比上升,焦炭价格基本平稳
1月末,国产铁精矿、进口矿、炼焦煤和废钢价格小幅上升,分别环比上升15元/吨、3.65美元/吨、20元/吨和14元/吨;冶金焦价格保持平稳;从同比情况看,国产矿和进口矿价格涨幅较大,分别比去年同期上涨20.39%和27.31%,废钢价格同比上涨2.29%,仍处于较高水平。
(关键字:钢材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