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最近召开的多个光伏电站发电能力研讨会上听到最多的即是“高效的单晶硅太阳能组件在国内销量有望大幅增长”。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人士均认为,未来2-3年内,使用单晶硅太阳能组件的比例有望大幅增长。
单晶是发展趋势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钟宝申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在过去几年的光伏制造企业扩张中,我国企业过于追求扩张速度,相当一部分企业选择了多晶硅路线,目前国内只有五六家企业生产单晶硅片。
“有必要厘清单晶硅和多晶硅之间的优劣差别。”一位业内人士对本报记者说,单晶硅不仅是最有效率的,经济性和效率匹配也比较好。
“单晶硅晶片结构完全有序排列,是长程有序,发电时是单晶体在工作,中间晶界不发电。而多晶硅内是一个个小颗粒有序排列,小颗粒之间有晶界,存在微晶和杂质的缺陷。”钟宝申对记者解释,另外,多晶硅还存在一个温度系数影响,光伏电池的工作温度每提高1℃,功率输出减少0.4%-0.5%,会造成光伏组件发电量减少。而未能转换为电能的太阳能变为热能,使光伏组件的工作温度加速上升。单晶硅组件由于其晶体结构单一、材料纯度高、内阻小、光电转换效率高,其工作温度低于多晶硅组件。所以同条件下,相同标称功率的单晶硅组件发电量更高,且单晶硅电池转化率衰减速度弱于多晶硅,稳定性更高。
有数据显示,目前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单晶硅电池光电转换效率在19%-20%,高效单晶硅(HIT)可达到23%-24%,而多晶硅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在17%-18%。单晶硅电池片效率的提升空间大于多晶硅电池片。
一个例子充分说明单晶硅是发电效率更高的技术路线。隆盛晶硅在员工宿舍楼前建成了三个太阳能车棚,车棚分别采用多晶硅、单晶双玻及单晶硅组件,以比较三种技术路线电站的发电量。截至10月28日运维数据,在相同瓦数安装的情况下,单晶硅车棚的发电量比多晶硅高5%—8%,且光照越强,单晶硅电站的优势越明显。
“单晶硅国际市场走势呈V字型,还将继续走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工程师李昊峰对本报记者说,国内单晶硅市场也很广阔。
持上述观点的还有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新能源技术中心刘正新,他认为目前多晶硅占市场的绝对优势,但单晶硅的份额在增加,预计3年后市场份额将达到30%以上。
长江证券认为:“单晶硅产品成本下降仍有潜力,海外需求稳定增长,分布式有望带动国内市场启动,至2018年,单晶硅、多晶硅占比将各达50%。”
规范终端是关键
现实情况是目前生产单晶硅产品的企业只有五六家,而生产多晶硅产品的企业有上百家。为何如此?
首先是一些太阳能领域人士不清楚单晶硅和多晶硅的区别,业内普遍认为标准的单晶硅片卖价高于多晶硅片20%左右。
西安隆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振国告诉本报记者,三年前单晶硅产品的非硅成本为每瓦0.20至0.25美元,而多晶硅片非硅生产成本为每瓦0.17至0.18美元。目前这一差距正在慢慢缩小。隆基称单晶非硅成本为每瓦0.11美元,而平均多晶成本为每瓦约为0.10美元。
“事实上,随着单晶硅技术的不断提高,我们在采用金刚线切割与连续加料提拉法后,单晶硅与多晶硅片的非硅成本价差在不断缩小,加之单晶硅高效组件还可以大幅降低平衡系统的成本,这些都将节省系统安装成本。而多晶硅制造成本的下降空间却极为有限。”钟宝申对记者表示,之所以认为单晶硅片价格高,一是投机者多,新加入的投资者并不知道不同类型组件的价格,二是个别单晶硅企业人为哄抬单晶片价格。
其次,“在光伏电站项目进行设备采购招标时,来参加的都是多晶硅企业,鲜见单晶硅企业身影。”长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张垚对本报记者说。
之所以出现上述招标现场看不到单晶硅企业,是因为在产品供应上,由于单晶硅片技术工艺要求高、生产时间长,投资者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自然选择10天左右就可满足建设商要求的多晶硅企业。
不管哪种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我国没有消费终端的应用标准。“正因为我国终端没有国外高标准的统一验收标准,加之无论什么项目最终都能通过验收,这就使得很多投资者选择成本最低的标准来建设光伏电站项目,进而导致目前我国光伏电站建设质量良莠不齐,乱象丛生。”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光电建筑设计分院院长肖斌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说。
业内人士一致呼吁,目前亟需加快光伏电站终端应用标准建设。制造端可以完全放开,但在光伏电站运维方面,工信部等相关部门一定要制定一套标准,并给出技术标准体系。
(关键字:单晶硅 多晶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