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合肥工业大学获悉,该校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近期采用新型软化学合成方法研究出一种高性能锰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放电容量相比现有材料大幅提升。国际化学领域顶级学术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日前发表了该项成果的学术论文。
据了解,当前制约电动汽车和电网蓄能等新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满足安全、环保、成本、寿命等基本条件下,解决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问题。如何提高单位重量的蓄电容量和快速充放电能力,是近年来全球业界研究的热点。
近期,合肥工业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张卫新教授课题组与香港科技大学杨世和教授等合作,将均匀一维微纳结构材料的优势与锂离子电池的应用需求相结合,实现了对材料组成、结构与形貌的有效调控,成功制备出一系列富锂、三元、高电位镍锰等一维微纳结构锰基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实验表明,均匀一维微纳结构富锂材料10小时缓慢放电容量达到每克近300毫安时,6分钟快速放电容量达到每克150毫安时,相比现有锂电池材料,放电容量得到大幅提升,且制作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反应溶剂可回收再利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前景。
(关键字:锰 锰基锂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