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中国钨业协会在北京召开绿色钨冶炼工艺及钨渣无害化利用处置技术研讨会,交流研讨高效、绿色钨冶炼新技术、钨渣无害化利用处置技术和钨冶炼污染防治技术,并座谈讨论有关政策措施建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副会长、中国钨业协会会长丁学全出席会议,全国有色稀有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张江峰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技部工程师李丹,以及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钨冶炼专家和全国37家钨冶炼企业及钨渣再生利用企业的有关负责人等6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中国钨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良先主持。
研讨会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何艺博士作了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有关政策解读,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杨玉飞博士作了钨冶炼废渣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编制思路与进展专题技术报告,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员林晓博士作了钨冶炼分离的全过程污染控制与清洁生产技术与应用报告。中南大学赵中伟、张贵清、周秋生和江西理工大学万林生四位教授分别作了低品位共伴生钨矿的生态化综合利用、碱性萃取高效绿色APT生产新技术及其推广应用、冶金过程对称性原理在APT生产中的应用和磷铵-氟化钙浸出白钨的机理绿色钨冶炼工艺专题报告。崇义章源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立夫、湖南长宏新能源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谢建清、大余县东宏锡制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欧阳斌等就钨渣利用处置技术和实施情况分别作了介绍。
研讨会上,与会代表分析了当前钨冶炼污染防治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钨冶炼污染防治和钨渣无害化利用处置的建议。与会代表认为:对《名录》定义的钨渣范围扩大,采取“一刀切”的管理模式,有失科学和公平,不利于钨冶炼技术的进步和钨冶炼的区域协调发展,也不适应当前钨资源形势,导致钨原料市场价格的异常波动和不公平竞争,影响钨原料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在钨冶炼废渣利用处置污染控制技术规范尚未制定发布,有关产品标准和配套政策措施尚不完善,地方环保部门对钨渣的产生、转移、贮存、利用处置等全程监管面临诸多困难,监管尺度不一,导致区域不公平;钨渣利用渠道不畅,厂区内暂存堆放,受堆放场地和堆放时间限制,不仅存在环境风险,而且严重影响正常生产;钨冶炼企业税费负担加重,钨渣处置等成本增加。与会代表建议:制定和完善钨冶炼废渣污染防治相关政策,科学定义《名录》中钨渣的范围,对不同钨矿原料和不同冶炼工艺产生的钨渣根据其危害程度,采取分类管理;钨渣属于有利用价值的固体废物,应加快研发钨渣综合利用技术,加快钨渣利用处置资质企业的申报审批,鼓励和扶持钨渣利用处置企业和钨冶炼企业对钨渣进行综合利用,防止钨渣利用处置的垄断经营,尽快打通利用处置渠道,实现钨渣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加大钨冶炼技术创新力度,研究和推广应用高效、绿色钨冶炼新工艺技术,改善管理,积极采取污染防治技术措施,从源头防治和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最大限度降低危害程度,实现钨冶炼绿色发展;对脱砷等无害化处理后的钨渣,用于井下充填至采空区或回填至露天采坑;暂缓征收钨渣环境保护税,帮助钨冶炼企业解决当前面临的生产经营问题。
与会代表认为,针对目前钨冶炼污染防治形势及钨渣利用处置现状,召开绿色钨冶炼工艺及钨渣无害化利用处置技术研讨会,交流技术,研讨措施,非常及时和必要,对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促进钨冶炼行业高质量、绿色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关键字:有色金属 中国钨业协会 钨冶炼废渣 钨渣 钨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