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化工> 推荐资讯

聚酯产业链探讨:PTA后期机会与风险分析

2018-8-27 8:45:54来源:搜狐财经作者:
  • 导读:
  • TA库存+仓单极低,据了解当前PTA库存60-70万吨,库销比接近去年三季度的低位水平。注册仓单量持续下滑+交易所信用仓单明文限制。临近交割月极易形成多逼空格局。
  • 关键字:
  • PTA 后期 机会 与风险

01行情简析

1.安全边际

TA库存+仓单极低,据了解当前PTA库存60-70万吨,库销比接近去年三季度的低位水平。注册仓单量持续下滑+交易所信用仓单明文限制。临近交割月极易形成多逼空格局。

2.驱动

成本推动(PTA与PX的互动性上涨),石脑油价差快速扩张(扩张30美金左右,对于PTA成本贡献160元),PX价差快速扩张(扩张250美金以上,对于PTA成本贡献1320元),汇率急速贬值(每贬值0.1,对于PTA成本贡献80-90元/吨,总共贡献340元),PTA自身加工费波动较小,近期才有所扩张(前期700-900,最近突破2000)。

基本面利好驱动,PTA检修不断,供给较少,聚酯高开工+新产能不断投放,需求高位。

基本面利好驱动+资金疯狂

资金青睐期货,青睐化工。(黑色、农产品、有色资金流出,化工流入)

3.现货强势

现货高基差支撑期价,PTA基差从+40左右一路走高到+100左右,7月27日突然变为+280,有预谋?供应商高价回购现货,不买贵的,只买更贵的。供应商空翻多意欲何为?主力更替?

0 2PX环节分析

2018年PX产能增速仍不高,爆发增长在2019年后,粗略统计,目前PX全球产能5400万吨左右,其中亚洲占据75%以上,而亚洲地区中,中国、韩国、日本占比分别为36%,25%,10%。2016-2017年国内没有PX产能增量,2018年开始重新增长。(海南炼化在4季度且存不确定性,对PX国产量影响有限。)

2018年PX产能增速仍不高,爆发增长在2019年后,2018年产能增长相对来说仍较少,爆发式增长在2019年后,届时PX将步入过剩状态。

2019年后亚洲产能逐步过剩,产能大幅扩张后,我国PX缺口将急剧缩小,亚洲产能将逐步过剩。

2018年检修集中在二四季度,从目前的消息来看,PX检修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四季度。

涉及亚洲检修产能近1700万吨。9月至年底仍有近900多万吨装置计划检修。

2018年我国进口仍将稳步增长,由于产能受限,预计国产量增速有限。新增PTA的原料需求只能依靠进口。2017年我国PX进口依存度约为60%,进口稳步增长中。2018年由于PTA新投产能逐步落实(国内翔鹭50%负荷+华彬+桐昆新产能如果开满,预计新增380万吨 /年PX需求),而短期内又无新PX国内产能来补充(海南炼化二期100万在四季度且存不确定性,对2018年影响有限,腾龙160万吨预计10月恢复,但存不确定性),PX进口量预计继续提升。

国内2018年PX仍不是很宽松,国内PTA产能的落地,而短期内亚洲无新产能投放,再加上PX检修,PX仍不是很宽松。PX裂解价差也将得到较好的支撑。PX库存亦将得到去化。不过从近期PX价差走势来看,利好提前兑现,处于相对高位,后期再次大幅扩大空间有限,或高位震荡。

0 3PTA环节分析

国内PTA产能绝对量处于绝对优势,世界PTA产能看亚洲,亚洲产能看中国,中国PTA产能占据亚洲产能的60%之多。

国内PTA寡头优势明显,需要了解“主力”动向,国内三巨头占据PTA有效产能56%,特别是YS,近两年在市场上的话语权不容置疑。之前卖套保,现在挺加工费。HL看多已经很久了。

PTA产能增速放缓,经过了2012、2014年的大幅扩能后,PTA产能增速明显放缓。至少2019年3季度之前没有新产能。

PTA产能增速放缓,经过了2012、2014年的大幅扩能后,PTA产能增速明显放缓。至少2019年3季度之前没有新产能。

PTA已经经过了“供给侧”改革,PTA名义产能5144万吨,实际有效产,4544万吨。目前有效产能占比88%。

PTA老旧装置检修增多,供应不稳定。老旧装置供应不稳定,检修增多,增大供应不确定性。大装置中汉邦停车较多。

PTA老旧装置检修增多,供应不稳定,装置服役年限较长,供应不稳定。加工费较高,不具有规模优势。PTA复产/新增产能对于2018年产量影响较大。考虑检修等因素,预估新增580万吨产量,增速16%左右。一方面,需求超预期,一方面PTA供应不稳定,导致了自4月份以来的持续去库存,目前PTA库存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年初由于春节累库,加工费亦从高位滑落,5月开始触底反弹,近期由于软逼仓,短期大幅拉高)。在累库不明显的前提下,参考去年末,PTA高加工费将持续一段时间。PTA去库存目前看将持续到10月份。后期需要关注福海创装置以及下游高需求是否跟进。

下半年PTA节奏预判

供给端关注检修情况以及福海创开启进程,在当前得知检修条件下,如果福海创225万吨开启,将微幅累库。

需求方面,关注产能投放进程,以及高需求的持续性(可关注聚酯库存的累积以及利润、产销情况)

节奏上当前市场较为疯狂,风险累积,短期在高基差背景下可做近月的补基差行情。关注现货/基差情况,若走弱,可逢高做空远月合约,待到9月底左右,关注下游旺季情况,可反手做多。

0 4 聚酯环节分析

聚酯产能增长提速,聚酯产能投放高峰集中在2011-2014年,增速在2012年达到顶峰后开始下滑,至2016年跌至最低。不过随着2016年下半年聚酯景气度的提升,从2017年开始,聚酯产能投放重新恢复了往日的动力。2017年,约有470万吨的新/老装置投放市场,其中老装置约190万吨,占据投放装置的40%。

去年的产能增长中,长丝和瓶片最多,长丝中又以桐昆和恒逸最为抢眼。恒逸基本以收购为主,产能从之前的350万吨到目前的480万吨,位居行业之首,占比10%左右。“大哥”地位已经形成(MEG以及PTA市场上已经崭露头角)。桐昆以新装置为主,目前产能450万吨,占比居于第二。

2018-2019聚酯产能继续大幅增长。2018年,聚酯新产能规划依旧很多,目前已经投产422万吨(包含老装置重启),预计年内再投放148万吨,2018年产能增长率10%,2017年为4.97%。市场预计2019-2020年聚酯仍有产能投放,但是存在不确定性。

聚酯企业逐步形成寡头优势,并积极实施一体化布局。聚酯产业链上的各大型企业已经陆续开始实现产业链纵向整合,目前各主流聚酯企业已经实现了(或正在建设)产业链上的整体布局。几大上市公司占据产业绝对优势。

聚酯高景气度。聚酯自2016年下半年后利润逐步回升,景气周期持续到当前。高景气度的原因除了供需还有供应商产能集中导致的议价能力增强。聚酯利润受淡季影响以及原料价格大幅走高影响加速下滑。但9月份后的旺季依然可期。聚酯高景气度导致高产。

聚酯今年开工处于历年高位。下游织造开工亦较好。后期开工预测演绎:需要关注下游抵制的执行力度---库存高、利润降—开工降低。短期内库存较低,即使亏损也不会停车,传导需要时间。如果执行力度弱,聚酯库存累积幅度小,聚酯开工仍将较高,迎接旺季的到来。(当然目前淡旺季已经不是很明显了)聚酯高景气度的有一个例证就是聚酯库存持续低位。需关注终端淡季向上传导。(指标:产销)一般来说,库存是聚酯开工率大小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库存之谜-库存的转移

全产业链去库存,非常健康,全部被消化了吗?

在终端需求增长保持稳定或略有小幅增长的前提下(内外需略有增长),产业链库存部分向中下游集中。目前我们了解到的,产业库存主要在几个环节,1、布商囤积一部分;2、织造厂到印染厂的在途库存增加一部分;3、印染、面料环节累积一部分(主要由于终端服装提前下订单,有的下半年订单。之前一般保持半月库存)特别是在原料景气度背景下的投机备货需求。4、服装企业再库存消化一部分;5、终端确实消化一部分(内需+外需)。未来,环保瓶颈制约终端产能,以前季节旺季集中生产的节奏被平滑,终端开工与采购淡旺季变得不那么分明。同时,市场需求将更加集中,环保能力强,规模大的工厂将受益。

预期主导库存(产业链库存的分布/显隐性库存结构)

个人认为:投机需求对于总需求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而预期又主导投机需求。下游环保限制产能、终端需求较好以及原料基本面较好导致较好的预期,中下游各环节有增加隐性库存的冲动。未来这个预期能否打破,我感觉有两个因素需要关注,一是上游原料,特别是PTA供需面的转变;二是中下游各环节库存胀库;三是原料价格上涨向下游终端传导链断裂,或者中下游环节利润亏损,坚持不下去导致停产。

固废进口边际宽松

2017年4月18日,习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拉开国内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的改革大幕,之后环保部宣布,从2017年7月1日起组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打击进口废物加工利用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

7月18日,环保部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文件,要求紧急调整进口固体废物清单,拟于2017年底前,禁止进口4类24种固体废物,包括生活来源废塑料、钒渣、未经分拣的废纸和废纺织原料等高污染固体废物。

7月25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分会核实2018年底禁止进口的废五金包括废电线、废电机马达,散装废五金。

7月27日,国务院正式对外发布《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文件明确提出2017年年底前,全面禁止进口环境危害大、群众反映强烈的固体废物;2019年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国内资源可以替代的固体废物。文件强调同时,提升国内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水平,到2020年,将国内固体废物回收量由2015年的2.46亿吨提高到3.5亿吨。

一般认为:PET整瓶、毛片、PET大件等”属于生活类来源,属于禁止范围。“加工清洗干净的PET边角料、残次品”属于工业类来源。或者说:进口后需要在国内清洗,会造成环境污染的属于禁止范围,进口后不需要清洗加工,不会对国内环境污染造成影响的属于非禁止范围。目前一般来说工业用废塑料进口基本属于后者。

再生PET饮料瓶净片是否能进口?不能。此次调整,明确将“非工业来源(包括生活来源)的PET的废碎料及下脚料和废PET饮料瓶(砖)”划归到“禁止进口固废目录”中,即意味着,日常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再生PET类产品,如常见的再生PET饮料瓶、废旧服装回收的泡泡料, 回收的再生PET片材等均已经属于禁止进口。环保部也不会就此类产品发放进口批文。

2018年5月15日流传出生态环境部对海关《关于进口再生聚酯(PET)瓶片固体废物属性鉴别问题的复函》文件和消费品司对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关于《对进口再生聚酯(PET)瓶片固体废物属性问题征求意见的函》的意见”的文件。实际中净瓶片已经开始进口。

2016年再生PET表观消费量约740多万吨,其中进口253万吨,进口同比增长24%。对外依存度34%左右。

2017年国内原生聚酯产量4110万吨,再生PET进口量217万吨与原生聚酯产量比为5.3%。

2018年1-3月份进口废PET3352吨,而去年同期是71万吨。

我们此前预计,若政策严格执行,去年进口量的70%,也就是150万吨左右将被原生料替代,由于政策边际宽松,预计约有130万吨被替代,约占2017年原生聚酯产量的3.1%。

2018年聚酯产量预计4679万吨左右,增速约为13.85%,突破“聚酯大小年”规律,依然出乎意料。

2018年1-6月我国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累积零售额为累计同比增长9.2%,去年同期的增长率为7.8%,零售额稳步增长。

2018年1-6月份,我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以及服装及衣着附件累积出口同比增长2.93%,而去年同比增长0.51%。主要是由于欧美经济体今年以来的缓慢复苏带动外贸出口的回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80后逐步成为消费主体,内需中网销比例在逐年上升。用途扩大,对传统的替代,废PET替代。

2016、2017年我国软饮料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9%,4.6%,2018年1-6月我国软饮料累计同比增长8.3%。出口方面,16年筑底后恢复增长,2016、2017年同比分别增长4.6%、8.86%。2018年1-6月累计同比大幅增长38.27%。2000亿征税清单中对美出口金额占据我国纺服出口金额的3.81%;美国纺服进口来自中国的占比35.8%。对我国纺服竞争力有一定的打击,美国市场转移至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

个人认为景气度在短期下滑后仍将恢复。9-11月的旺季预期。2019年如果织造置换产能大规模投产,聚酯景气度短期仍将维持。但是需要关注家纺(地产销售急速下滑)对于需求的拖累,同时需要关注零售额数据(这两年居民杠杆过大影响可支配收入)。需要关注贸易战(升级)影响出口。织造端的景气度会伴随产能投放而回落(明年),最终向产业上游传导,但需要时间,也许聚酯景气度在3季度后就会走弱。

0 5总结预测

PX方面:四季度之前高加工费可持续,但大幅扩张概率较小(短期可能存在逼仓)。中长期看随着民营炼化等的投产,PX必定过剩,价差必定收缩。

中短期看,10月之前PTA去库存。关注福海创225万吨开启进程以及聚酯开工的延续性(库存、利润)。中长期看明年春节前后PTA累库,同时成本端PX可能出现塌陷,价格出现下跌,随后反弹。后期随着新凤鸣等产能投放供需开始宽松。

PTA或进入高加工费、高波动阶段。

聚酯利润在明年3季度前仍可维持,织造端景气度走弱向上传导需要时间。

聚酯产业链整体利润根据产能投放不同在各个环节分配。年末之前可能PX占主导,其次是PTA,明年可能PX利润会压缩,三季度之前可能PTA占据主导,其次聚酯。

(关键字:PTA 后期 机会 与风险)

(责任编辑:01087)
推荐资讯
每日聚焦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古典家具街1616甲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