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铅酸蓄电池作为安全性高、价格低廉及再生利用率高的储能设备在国民经济的多个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具体而言,铅蓄电池目前的主要应用,一是作为动力电池,目前较多应用于汽车启动及电动自行车;二是作为备用及储能电池,应用于通讯、数据中心、电力等对不间断电源或平稳电流有着较高需求的行业。
电动自行车作为环境友好型个人交通工具,因其使用过程中的零污染、便捷性和经济性在我国得到了大量的普及。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统计,截至201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超过1.3亿辆。其中,以铅酸电池为动力的电动自行车,占据了电动自行车数量的约95%的市场份额。
尽管锂电池以其优越的性能在高端电动自行车市场上开始占据小部分的份额,然而受制于较高的原料成本、相对复杂的制造工艺和缺乏材料循环性等缺陷,普及率尚极为有限;而铅酸电池工艺成熟,价格也只有同类型锂电池一半以下。电动自行车作为代步型简易交通工具,消费群体以价格敏感类人群为主,主流产品主要定位于平价,因此在锂电池成本尚未能大幅降低的情况下,锂电池在电动自行车行业中对铅酸电池的技术替代速度将十分有限。此外,铅酸电池的销售渠道与售后市场成熟,服务完善,这也是锂电池无法比拟的。因此短期内对铅酸电池的替代需求仍然不足以撼动其在自行车动力电池行业的支柱性地位。
然而,包括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在内的整个铅酸电池行业面临着日趋严格的政策监管。我国铅酸电池行业存在包括行业准入门槛低、企业数量多但多数企业存在产能不足、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突出问题。2011年5月国家九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铅蓄电池及再生铅行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掀开了全国性的铅酸电池行业的环保大整顿。在这场“休克式”的清查和整顿中,超过1500家企业被直接取缔关闭或立即停产,能够正常生产的企业不足原来全行业企业总数的20%。
在2012年,国家再次下达了淘汰铅蓄电池行业落后产能目标任务,以及发布了影响更为深入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自2012年7月1日起,工信部、环保部联合发布的《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正式实施。按照规定要求,现有镉含量高于0.002%或砷含量高于0.1%的铅蓄电池及其含铅零部件生产能力应于2013年12月31日前予以淘汰,同时要求于2012年12月31后新建、改扩建的项目,禁止采用外化成工艺。目前行业仅有20%左右的产能采用内化成工艺生产,符合准入条件的排放规定。这意味着国内大部分铅蓄电池生产企业明年底前都必须完成“绿色转型”。
节能环保,是包括电动自行车用铅酸电池在内的整个铅酸电池行业最为关键的政策要求之一,例如《铅蓄电池行业准入条件》中提到的内化成工艺,就具有生产周期短、节省能耗、减少场地、减少含酸废水的处理的特点。然而《准入条件》所规定的技术实施要求,行业中并非已广泛采用,例如内化成工艺等。实施一系列“绿色”技术规范,需要投入大量研发、设备等成本,这一方面推动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行业走向清洁化、技术化,另一方面对行业格局将继续产生重大影响。
《准入条件》对企业的清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包括产能等其他一系列指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行业内企业转型、扩张乃至兼并。大量不合格产能的关闭及更新改造,为符合标准的龙头企业提供了额外的扩张空间。以本年上半年销售额计算行业排名第一的超威动力为例,公司目前已成熟运用无镉铅酸电池多阶段内化成工艺,其67%的产能已经实现了内化成工艺,《条件》所规定的各项要求不会对超威这样的龙头企业产生负面效应,反而使其可以抓住市场空档,高速扩大产能,抢占竞争对手市场份额,巩固其行业地位。
而在电动自行车电池替换的二级市场,行业集中效应增速将更快。最近几年电动自行车市场新购置需求增速放缓。截至2011年,二级市场占整个中国自行车动力电池市场的比重已近60%,而过去由于二级市场渠道较为分散,很多中小型企业在区域性二级市场仍占有不小的市场份额,然而中小型企业在产品研发技术及产能的劣势,将使得这些企业其在《准入条件》实施过程中受到很大影响,更有可能在行业格局变化的过程中面临市场份额萎缩的命运。
(关键词:铅酸蓄电池 再生利用率 锂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