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意大利技术专家过来,还怀疑我们的技术能力;一年后,我们就把这个项目搞出来了。”昨天,在七都亨通光电线缆产业园铝合金导线车间内,谈及刚通过产品测试并正式投产的高强度、低损耗的新型铝合金导线项目,亨通力缆总经理鲍继聪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在通过产品测试的那一刻,对方目瞪口呆、连称没想到;而我们取得了突破,作为生产原料的铝合金杆,完全可以替代进口。”
围绕国内智能电网建设的发展趋势,面对转型发展的大潮,探索产业领域增长点,是近年来亨通力缆重点发力方向,而新型铝合金导线正是其中之一,公司先后组建新型铝合金导线产品设计、新材料和产品测试等研发中心,跟踪行业高端,围绕上下游产业链提升研发实力,形成全产业链研发体系。鲍继聪认为,与“世界一流”齐步并肩提升自主创新实力,抢占行业发展前沿,正是其中关键。
“通俗而言,该设备生产出的铝合金杆,就好比光棒。通过将铝合金杆拉丝后,便能生产出强度高、容量大、节能降耗的铝合金导线。”亨通力缆总工程师胡少中介绍,目前,世界范围内的电力传输主要以架空线路为主,而架空输电导线是从电能发电端到受电端的必要载体,为了减少传输电能过程中导线自身消耗的能量,世界上很多国家早已使用铝合金导线替代传统铝导线。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套巨大的生产设备长近140米、宽24米、最高处20多米、地下最深处近7米。亨通力缆高级工程师吴小宽介绍,这套“巨无霸”,身价近亿元,为铝合金连铸连轧生产线,开足马力后每小时能产铝合金杆8吨,是普通国产生产线的2倍。同时,通过精准的配方控制和自动工艺控制,产品成材率高达90%以上。
据悉,该项目生产的铝合金导线比同类产品更节能环保,有效降低了输、变、配电的损耗。在不改变原输电线路路径、不增加或改造铁塔的情况下,实现线路扩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线路在通过覆冰区时,能通过加大电流提高铝合金导线自身的温度,减少覆冰,降低线路受损几率,运行特性、参数计算等关键技术指标完全高于国家标准,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我国在新型铝合金导线技术领域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将使亨通力缆跻身国际前列。
据了解,“十二五”时期国家电网投资额将比“十一五”增长68%,达到2.55万亿元。面对未来输配电高端设施的巨大市场“蛋糕”,鲍继聪表示,企业多年与“世界一流”企业并肩创新所形成的技术优势,将在未来产业竞争中得到充分展现,一系列新产品,将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字:铝合金导线 亨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