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2月24日晚间消息,据FT,过去十年,中国是大宗商品需求最重要的因素。
始于2000年代初期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主要由中国对基础设施、房地产的投资引发,中国工厂为全球生产出口商品需要大规模进口原材料。北京2009年的经济刺激措施进一步提振了需求,而宽松信贷又鼓励了金属作为贷款抵押品的使用。
中国2000年消费了全球12%的钢铁,而今日升至50%。再如铁矿石等大宗商品,1998年至2008年,中国总需求增长了四倍。
但市场必须适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谓的“新常态”,中国大宗商品需求的突然放缓或转向将影响全球市场。
中国大宗商品需求模式正在发生变化,问题是这些转变是否是结构性的。例铜价走势如密切追踪中国经济数据,其价格已经创下五年新低。中国去年钢铁消费下滑,为三十年来首次。
随着中国提高能源消费效能,对石油的需求增长也开始放缓。中国占到2003年至2012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的三分之二,而2014年增长速度为二十年来最慢。
中国经济转型,哪些大宗商品最受影响?
原材料与建筑和基础设施密切相关,被称为“早期周期”大宗商品的钢铁、铁矿石和煤矿,最易受到影响。很多分析师认为,随着房地产市场冷却,铜需求今明两年将受挫。
麦格理预计在中国需求增长持平的情境下,2019年铜市场供给过剩将达到200万吨。对于矿产商,这将去除新增产能的需要。换种说法,繁荣期注定结束。
哪些商品是亮点?
据IMF,以目前人均收入来看,中国总体大宗商品消费不太可能已经触顶。相反会逐步转向高等级的食品和金属。关键驱动因素将是高收入和不断升高的购买力。
部分食品类大宗商品预计将有不错表现,牛肉预计将成为增长最快的进口食品,世界粮农组织预计年增长速度将达到7%。随着国内生产增长放缓,奶制品进口预计也将大幅增长。
黄金预计也将受益于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上海黄金交易所等市场基础设施的增长。
钯金、镍和锌预计也会受益于汽车消费和家庭商品的需求增长。
(关键字:镍 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