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伦敦7月10日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锡价本周转呈逆价差。
指标现货锡与三月期锡价差周三收盘为每吨逆价差54美元,为去年第四季以来最高现货溢价水平。
锡身为LME流动性较差的基本金属之一,加速由正价差转为逆价差。
但锡市确实很吃紧吗?
期锡在6月底触及六年低位13,365美元,目前则低旋于14,000美元附近。
确实,由中国股灾所引发的恐慌情绪,锡金属亦未能幸免于难,但早在过去两周的市场动荡之前,锡的表现在LME核心金属当中早就敬陪末座。
在缅甸意外一跃成为锡的一大新供给来源后,锡价早已受到利空因素所夹击。
因此,目前情况是否确实有所改变,抑或伦敦锡市只是太过于大惊小怪?
**库存压力**
LME锡库存稳步下降,也难免会反映在价差的变动中。
今年迄今,LME锡库存已下降5,055吨至7,080吨,降幅达42%。
更有象征意义的是,空头希望展期的仓位仅有6,025吨。
如此低的库存水平以往都伴随着价差收紧。
鉴于实货流动池水位偏低,在LME仓位报告中却未明显出现作多现货-期货价差的投资者身影,的确令人感到意外。
或许这就是近月合约没有遭遇逼仓的原因所在。当然,收紧趋势集中体现在8-9月价差,截至周四的逆价差为30美元。
市场8月合约的仓位情况看上去更有意思,光是一家大型多头就持有了相当于未平仓合约总量30-40%的多头仓位,约合2,800-3,800吨;作空的投资者则有六家。
看起来好像是那些空头中的一家或几家抢先采取了行动,无疑是受到库存下降的影响。
**印尼情况迷离**
另一个该注意的很可能是印尼,该国为全球最大也是最难以预测的锡出口国。
印尼的锡生产商理应限制出口以支撑价格,但如果没有注意到这项规定,并不会受到处分。
目前出口商的出口量相当高。6月的总出口量8,337吨为今年至今最高,1-6月累计出口量39,356吨,也仅比2014上半年略低两千吨左右。
此中的差别可归因于今年印尼对焊锡与“锡制品”的出口限制,这些都是印尼当局为了Bangka与Belitung岛上散乱无章的小生产商挹注一些订单所做的努力。
锡锭的出口量实际上高于上年同期水平,这意味着印尼最新的支撑价格计划已证明成效不彰,与之前诸多拉抬价格计划的结果如出一辙。
印尼当局可能会推出更多举措限制出口,而非仰赖自愿抑制产量。
8月起,最新的一系列官方出口规定,将持续扩大至检查实际的采矿执照与采矿活动,很多较小的生产商可能无法通过这样的检查水平。
今年上半年畅旺的出口量,反映出这类生产商趁着还能出口时尽可能让库存出口。
这样的情势可能在8月改观。尽管印尼出口商对于因应官方各式各样的限制很有一套,但接下来可能并非如此。
**市场新参与者**
诚然,印尼今年迄今出口量与LME库存下降的趋势并不一致。
而且,中国对锡的进口需求仍在下滑,这几年来向来如此。
中国2015年前五个月净进口锡3,076吨,反观2014年同期则为3,683吨。
中国自缅甸进口原材料的势头依然旺盛。缅甸于2013年首度跃身为中国炼厂的供应国,原材料进口持续增加,尽管各方怀疑当地锡矿业的可持续性。
然而,多亏了缅甸,中国目前显然更加接近自给自足的状态。中国为全球最大的锡生产及消费国。
而中国锡市也有了另一番新风貌。
上海期货交易所于今年3月首度推出中国期锡合约。值得注意的是,尽管LME锡库存持续下滑,但上海期交所注册的锡库存却持续增加。
上海期交所锡库存上周再增加1,032吨。
**期货回归?**
印尼出口稳定、加之中国进口需求不旺且有形库存增加,都意味着锡供应不致出现短缺。
由此看来,LME价差的突然收窄,可能不过是LME锡市这个规模较小的市场中,一次仓位调整过程。
而且未来这一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因为暂时还没有促使空头回补仓位的价格诱因。而当他们回补仓位时,当前紧窄的价差水平可能比较有利,特别是如果再赶上印尼8月开始限制出口的话更是如此。
更具结构性的改变可能也在出现。
不久以前,唯一能交易锡的市场只有LME。现在又新增印尼和中国的两个交易所。
这两个新的交易市场尚处于发展初期,LME仍决定着全球锡参考价。
但未来将如何却不一定。LME能否仍是市场中过剩锡供应的最终去处也未可知。
近来留在中国的锡有所增加,而上海期交所推出期锡合约,或许会巩固这一趋势。
对于LME来说,要想从不断发展的亚洲市场吸引到足够的锡以确保交割,就必须提供力度更大的鼓励措施。
本周出现的逆价差格局为LME空头敲响了警钟,或许也预示着未来的库存走势。
(关键字:锡 LME 期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