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后,多数商品期货出现一波流畅的下跌,铜也不例外。
回想春节前,多头踌躇满志,沉浸在特朗普基建效应、矿山罢工扰动、铜矿供应长期紧缺、废铜进口大幅下降、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等众多利好中不能自拔.
金融去杠杆、规范地方政府债务、房地产调控等可能引发经济放缓、需求下降的因素,却被简单地以“相信国内经济的韧性、海外经济的持续增长”带过。
而节后这些因素却成为市场的心头之患,叠加库存的不断累积,引发了一波下跌行情,并在中美“贸易战”的利空刺激下一举跌破5万元关口,也宣告了2017年8月以来支撑平台的失守。
与此同时,产业层面的微观数据却相对乐观:
广东、浙江两地废铜调研均反映出废七类萎缩明显,缺口比去年预估要高;
铜价跌到5万附近后,废铜替代优势大减,部分下游企业转而采购电解铜为原料;
铜杆、板带、铜棒类企业订单均好于或至少不差于去年水平。
所以,铜铝峰会上行业朋友们交流起来,普遍觉得当前下游需求并不差,宏观情绪有些过度悲观。
在我的记忆中,类似这样的宏微观数据“打架”情形,几乎在每轮行情中都不断上演。
多少次交易得失之后,逐渐总结出一句心得:宏观把方向,微观定节奏。
期货市场是基本面、资金面和情绪面的综合反映。
当宏观经济出现转向后,商品期货市场大势即会跟随前进;
随着资金的推动、行情的演绎,最终演变为狂热或恐慌情绪主导下的“一面倒”行情,并以多个品种出现涨跌停板为标志,高杠杆的特征决定了此时多数期货品种必然同涨共跌,即便有再多的理由,亏损方也只能放弃抵抗、先保命再说;
而当市场情绪宣泄完毕、价格短期内过度涨跌、透支所有利多或利空信息后,产业供需力量开始粉墨登场,纠正市场的过度反应,出现反弹或调整行情。
铜素有“铜博士”之称,金融属性强于商品属性,所以宏观与微观数据对立、相互打架的程度比其它品种更为明显。两种力量的矛盾冲突,也导致了近五年来铜市场两大怪象:
浮盈加仓,全部泡汤;逆势死扛,再创辉煌!
从2011年初到2015年底,欧债危机、全球经济疲软、中国经济降速等宏观因素带动下,商品期货步入熊市,沪铜(49640, 160.00, 0.32%)指数从77000附近一路跌到33000左右,跌幅57%。
而与此同时,翻看国内外各大投行的报告,铜的供需平衡表却从未出现过“严重过剩”。每年的供应过剩量,高的预测不过60-70万吨,少的预测只有20-30万吨,甚至个别投行仍预测略短缺。
这点过剩量相对于2200-2300万吨的全球需求来说几乎不算什么,与棉花(15255, -105.00, -0.68%)、白糖(5641, -18.00, -0.32%)、橡胶(11445,-10.00, -0.09%)、煤炭、铁矿(435, -2.00, -0.46%)、油脂等品种巨大的库存/消费比相比更是相形见绌。
所以,单单从产业供需面来看,铜并不应该出现这么大的跌幅;但从全球宏观经济的走势来看,其大势又必然归于下跌。
如图1所示,沪铜指数从2013年底到2015年底的下跌走势,趋势上与螺纹指数几乎一致,此所谓“宏观把方向”!
记得前几年的行业分析报告,不论什么品种,都是先大段地分析美国QE、欧债危机等海外经济数据,再论述美元、原油走势,后分析国内经济大势,至于本品种自身的行业供需,只用较小篇幅一带而过,以至于业界发出“所有研究员都成了宏观经济分析师”的感慨。
而在具体的行情走势中,简单地按照大势做空,却常因为产业的微观结构引发市场反弹,以至于出现“浮盈加仓,全部泡汤;逆势死抗,再创辉煌”的戏虐之语。
图1:2013年11月—2015年底沪铜指数与螺纹指数(黄线)走势
(1)在2013年12月到2014年3月的下跌行情中,铜从52600附近快速跌到43600左右,跌幅约9000元。而产业微观层面并没有感受到这么剧烈的危机。
相反,铜价的短期暴跌导致了废铜替代优势消失、进口铜亏损3000元-3500元/吨等问题,在下游企业加紧采购、冶炼企业联合出口、旺季消费回升的推升下铜价不断反弹,并在国家收储消息刺激下反弹到51200附近,收复85%的跌幅。
期间,不少空头认为大势向下,只是阶段反弹,应该趁势加仓,结果轻则回吐所有利润,重则亏损出局。
(2)2014年8月后市场再次下跌,并从11月底46000左右开始加速下跌,到2015年1月底跌到38700附近。
这次急速下跌,也引发了精铜对废铜的替代,以及期货各合约倒挂的严重不合理。之后产业层面的纠偏力量,叠加股市暴涨带来的情绪修复,使得铜价在5月份回升到46000上方,再次出现“浮盈加仓,全部泡汤;逆势死扛,再创辉煌”。
而归根结底,就是市场的过度暴跌已经明显脱离产业层面的实际情况,引发产业力量的纠偏。
看基本面,死的惨!
在熊市的后期,国内钢铁、煤炭、电解铝等行业亏损严重,国外锌矿不断关闭退出,棉花、白糖和橡胶等农产品在国家收储的支撑下也亏损严重,各行业均被迫进行去产能,并伴随着国家层面的供给侧改革走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上涨行情。
而反观铜产业链,却丝毫没有去产能的迹象:国内外鲜见矿山关闭,铜精矿持续增长,国内冶炼产能加速扩张,下游企业也仍有利润可赚。
当大家都被熊市“去利润、去产能”的理论洗脑,等待铜产业各环节跌破成本、被迫去产能的时候,铜价却随着全球宏观经济的持续复苏、市场风险偏好转变而走出两年的大涨行情。
如图2和图3所示,沪铜指数在2015年底到2018年初期间与螺纹指数走势大致相同,体现了宏观因素对方向、趋势的决定作用。
在此期间,宏观因素与产业微观层面常有背离,尤其是2016年11月的铜价短期暴涨行情中背离严重,让很多市场人士感慨“看基本面,死的惨!”。
(1)2015年底以来,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螺纹和双焦一骑绝尘,很快走出翻倍行情;铝、锌、化工和农产品等品种也涨幅甚多。唯独铜没有经历过去产能,缺乏上涨动力,始终在34000-39000区间徘徊。
2016年10月下旬,伴随着特朗普当选提出大规模基建计划后,市场对铜需求提高充满期待,并一反其当选前的担忧、对全球经济出现乐观情绪。铜价不仅顺利突破39000压力位置,并急剧飙升到50000关口。
图2:2015年11月—2017年2月沪铜指数与螺纹指数(黄线)走势
短短一月时间,在产业供需面毫无变动的情况下,铜价飙涨约12000点,无论幅度还是速度,都令人瞠目结舌。不少做投资或研究的朋友交流起来,也只能相互苦笑“从此之后无信仰”。
众多产业企业猝不及防:
贸易商和期现套利机构看着基差扩大而纷纷入场,很快就因为期货头寸的暴亏而不得不甩货求生;
不少下游企业因为没有锁定原材料价格而亏损严重,被迫对订单违约;
许多工厂因为套保头寸巨亏而资金紧张,企业采购生产受到很大影响。
那一轮行情中,虽然作为国有企业,资金调度余地较大,但公司套保账户每天跳增的亏损数字,也看得自己心惊肉跳。
回头看,在2016年上半年,不仅出现了供给侧改革,还出现了房地产市场的火爆行情和地方政府投资的增加,国内经济形势不断企稳;国外虽有英国脱欧的负面冲击,但全球经济已步入复苏轨道,美联储也开始加息。
正因为此,伦敦金属周和亚洲铜会上众多投资机构较少提基本面,而更多地转向通胀预期、资产配置等话题。
(2)2017年上半年,虽然有铜矿罢工的不断刺激,但由于前期铜价的上涨过度脱离基本面,导致在产业微观层面废铜供应大幅增加、下游恐高减少采购,叠加一度收紧的资金预期和房地产调控政策等宏观因素,铜价逐渐回落到45000上下。
6月后,虽然现货依旧贴水,有些“旺季不旺”的样子,但铜价却开始随着黑色等品种逐步上扬。
随后,空调家电销售的超预期增长、废铜进口各项政策频出、“新经济周期”概念的炒作、进口铜减少导致现货出现较高升水、格林大华巨额持仓的曝光等宏观面和基本面利好不断显现,各路资金纷纷入场,推动铜价一举突破56000点。
此轮铜价上涨,虽有基本面和宏观面的共同因素,但后期的快速上涨仍不乏资金推动作用。
尤其是从50000快速拉升到56000阶段,下游企业均反映订单并未增加,反而因铜价过高而出现订单减少情形;废铜政策执行都在明后年,当前供应充足且替代优势明显。
在宏观情绪回落和产业力量纠偏下,市场在12月初一度回落到50000上下。
之后,又在明年矿山罢工题材、未来铜矿供应短缺、欧美经济数据利好、新能源汽车拉动铜消费等预期的炒作下再次上涨,尤其伦铜出现十五连涨,带动铜价再次回升到56000附近。
这一阶段以炒作宏观因素为主,并未获得基本面支撑,完全无视即将到来的淡季消费下降、库存累积、废铜和铜精矿供应短期内不受影响的现实,之后出现回调也属必然。
图3:2017年1月—2018年3月沪铜指数与螺纹指数(黄线)走势
(关键字:铜杆、板带、铜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