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有色产业> 基本金属> 行业评论

【调研报告:铜】新故相推,缺口暂存

2018-4-16 14:25:58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BMO:今年全球铜消费量或仅约1.5%
  • 关键字:
  • 铜 全球铜消费量

走势评级: :震荡

报告日期: 2018年4月14日

★废七类进口显著下降,进口废料品位逐步提高

政策变动对废七类进口影响较大,台州预计今年进口实物量下降将达到60%。据我们初步测算,2018年国内废七类进口收缩约30万金属吨,进口废料品位逐步提升将使收缩规模(金属量)出现打折。2019年废七类进口将再收缩(较2018年)20多万金属吨。

★进口替代多途径初启,然弥补缺口还尚需时日

废七类进口替代在多条途径初步开启,主要包括:海外建厂、转做国内、增加废六进口。海外建厂暂难形成规模,投资上存在诸多阻力;转做国内尚待回收体系(包括发票问题)健全成熟;废六类进口利润空间较小。这些途径要弥补缺口还尚需时日。

★进口监管只会严不会松,行业升级转型压力空前

解决“洋垃圾”问题将破釜沉舟,我们认为政策接下来只会更严,而不会放松。政策趋严势必导致国内废料成本进一步抬升,同时倒逼国内拆解行业升级转型。政府接下来或对废六类进口加强监管,按加工能力实施进口配额存在一定可能性。

★投资建议

政策变动对铜价托底作用预计将贯穿全年,如果政策接下来进一步趋严,市场对废料供给担忧恐急剧增强,短期可能成为铜价下一轮上涨的导火索。

考虑宏观及其它因素,我们仍然认为铜价接下来将继续向下,二季度走势或先抑后扬,沪铜主力震荡区间(47500,53000)元/吨,行情突破上、下区间需要事件性驱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把握中线逢高沽空机会。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持续转好;废铜或精矿供需明显短缺。

1、废铜进口政策变动汇总

政策变动一:

2018年底,废五金包括废电线、废电机马达,散装废五金将被禁止进口,即所谓废七类铜进口将被完全禁止。2018年起,进口固废类批文由按年度核定改为按季度核定。截至4月份,前九批累计废七类(废铜)批量同比下降约88%。

政策变动二:

取消贸易单位代理进口,仅允许加工利用企业自营进口固废,防控环境风险。

政策变动三:

2018年3月1日起,进口冶炼炉渣,木材,废电动机,电线电缆,家电废料等再生料携带废物标准不能超过总重量0.5%(废电机、废五金一般夹杂物限量由2%加严为0.5%,废冶炼渣的一般夹杂物限量由1%加严为0.5%)。

2、台州废铜企业调研分析

4月11日-4月13日,我们参加了由我的有色网组织的台州废铜企业调研活动,对台州具有代表性的废铜拆解及加工企业进行了实地考察。这次调研我们主要针对国内废铜进口政策的变动与企业进行了深度交流,主要发现如下:

1)废七类进口显著下降,进口废料品位逐步提高

从调研的几家企业来看,废七类批文收紧的影响很大。齐合、巨东等行业龙头预计今年废七类进口量将下降一半左右,其它中小型企业预计今年进口缩减的量会更大。2019年废七类进口将被完全禁止,台州园区内拆解企业将不得不寻求新的发展路径。全国范围来看,进口废铜拆解主产区—天津、广东,受影响程度更大,据了解,天津大部分废铜拆解厂开始转做国内市场,而广东已有部分企业“出海”以寻求生存空间。

2017年国内废铜进口量约356万吨,以废七类占比65-75%计算,2017年废七类进口量约在231-267万吨,台州地区今年废七类进口量假设萎缩60%,其他地区萎缩80%(参考当前累计批文),2018年废七类进口实物量或在70-80万吨,较去年下降约70%(绝对量161-187万吨)。我们选取两种常见的废七类进口料,废马达(Cu15%),废线缆(Cu75%)为参考,2018年废七类进口收缩的程度区间为26-131万吨(金属吨)。同时,再参考2017年废铜(废七类+废六类)进口平均品位42%(有色再生协会会议),我们推算出2017年废七类进口平均品位22%,假设2018年进口品位不变,2018年废七类进口收缩或在38万(金属吨)。

本次调研我们发现一个细节,由于今年废七类进口批文被大幅压缩,且海外废七类资源更加宽松、买方市场特征等,为了提高利润,台州拆解企业普遍选择在有限的批量下,多进口含铜量更高的废线缆,我们认为今年废七类进口整体品位将有明显增加。如果废七类进口品位整体增加5%、10%、20%,2018年废七类进口收缩或在35、31、24万(金属吨)。简单讲,废七类进口整体品位提升,将使得废铜原料进口收缩出现打折。

综上所述,废七类进口政策变动对实际进口影响较大,台州地区预计进口收缩将达到60%,全国范围预计将超过70%。2018年废七类进口收缩或在30万金属吨左右,进口废料品位提升将使得收缩规模(金属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打折。2019年受完全禁止废七类进口影响,废七类将再收缩(较2018年)20多万金属吨。

2)进口替代多途径初启,弥补缺口还尚需时日

2019年国内将禁止废七类进口,废六类进口也或将出台更加严格的政策。国内铜冶炼及加工产能仍在扩张,对废料的需求只会进一步提高,进口政策变动导致的市场缺口需要其它途径来弥补,通过与台州企业的深度交流,我们发现了以下几点变化:

一. 国内企业布局海外加速:台州园区的拆解企业开始对国外建厂进行考察,主要以东南亚为主,美国及日本也在考察范围之内。预计未来废七类在海外拆解加工,再流入国内的可能性较大。市场虽然已有这种预期,但实际海外建厂的节奏仍然偏慢,仅一些小规模拆解厂在马来西亚、泰国有落地。我们认为东南亚1-2年内完全承载国内产能的转移难度较大,主要阻碍有两点。a)东南亚政策环境不稳定,国内企业对政策、法律等问题担忧较大;b)东南亚劳工素质及生产效率远不如国内。此外,日本、美国等地区投资环境较好,但问题在于劳动力成本较高。

二. 国内废料回收存在较大的增长空间:国内废七类铜回收已成为企业新的选择,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增值税发票,由于前期国内并没有成熟的废料回收体系,废料不带票销售现象普遍。通过这次调研,再生金属线上线下交易市场的建立可能成为解决途径之一。现阶段来看,进口拆解企业转国内还处于初始阶段,国产废料暂难弥补进口废料的缺口,但考虑到明年废七类进口将被完全禁止,今年国产废料回收及拆解料将提速。

三. 国内拆解企业或增加了废六类的进口,但增加的规模目前还不大。废七类拆解利润明显大于废六类,且废六类进口利润空间小,甚至在铜价大幅波动阶段,容易产生亏损,资金占用也更大,废七类拆解企业转做六类进口意愿不强。但是,拥有加工能力铜材生产企业,废六类进口正常,政策对其影响较小。取消贸易代理政策逐渐显效,贸易商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进口废六类,未来政策如果趋严,贸易商废六类进口或出现萎缩,但加工厂废六类进口将显著增长。再生料夹杂新要求较为严格,后期如果严格检查执行,废铜进口或受阻碍,现阶段只能让上游加强海外预处理。

综上所述,废七类进口替代已经开启,主要方向包括:海外建厂、转做国内废料、增加废六类进口,海外建厂暂难形成规模,转做国内废料尚需解决发票问题,而废六类进口利润空间较小,我们认为现阶段这些替代办法还难以弥补废七类进口下降的缺口,但补缺效果后期料将逐渐增强。

3)进口监管只会严不会松,行业升级转型压力空前

2017年4月18日,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2017年12月15日,环保部又修订完成《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环境保护管理规定》,解决“洋垃圾”问题未来或将破釜沉舟,我们认为政策接下来只会更严,而不会放松。

从宏观角度理解,政策趋严势必导致国内废料进口成本将进一步抬升,无论是海外建厂预处理转国内,还是选择符合政策的高品位废料。短期这将导致国内精废价差有收缩压力(不考虑铜价变动情况下),本质上是回收废铜成本提高的表现。另一个角度看,政策的实施将为国内废料回收注入更大的活力,同时也将拉开国内拆解行业升级转型的大幕,利于齐合、巨东等企业做大规模。

对于政策的演进,我们认为继已经出台的政策外,接下来废六类进口也将出台更为严格政策,存在实施配额进口的可能性,即加工企业按照核定生产能力取得进口配额,而不是当前加工企业进口量不设限定,最为极端的情况是国家划定废六类进口限制时间表,最终取消废六类进口,当然,这种可能性偏小。

3、台州废铜企业调研详细情况

3.1、公司A

企业概况:

该公司隶属于上市公司齐合环保(0976.HK),主要控股股东为:渝商投资、Tai Security、Pengda Value Fund、星汇香港投资。台州生产基地主营业务为废马达、废电机、废线缆的回收、拆解及加工处理。2017年该基地处理废旧金属约36万吨(实吨),大部分为废七类铜,销售金属量在7万吨左右。该生产基地为中国最大的废铜进口商及全球最大的废电机采购商。

 

【调研报告——铜】新故相推,缺口暂存

下载APP 阅读本文更深度报道

 

调研要点:

1. 废七类进口限制政策对企业影响较大,预计该公司2018年废七类进口量同比将下降60%,折算成绝对量,2018年进口废七类或下降至15万吨左右。2017年该基地正常上工人数2000多人,而现阶段上工人数下降至1000多人,侧面反映出废七类处理量大幅下降。

2. 企业正在考察东南亚市场的建厂可行性,泰国工厂已在建设阶段,不过体量较小(2-3万吨/年)。废七类在海外拆解加工,然后进口至国内存在以下困难:东南亚投资环境复杂(政策稳定性担忧、劳工素质担忧等);未来废六类进口被限制的担忧。总体上看,企业对东南亚建厂持谨慎态度,短期规模化投资可能性不大。

3. 企业适当增加废六类进口量,但由于废六类进口资质担忧、废六类进口利润空间较小且资金占用更大、进口固废含杂率要求更严等,废六类进口增量相对有限,企业大量进口废六类以弥补废七类缺口的意愿不强。

4. 企业开始加快布局国内废铜回收,但从散户手里收废铜,增值税(发票)问题是一个阻碍点,且国内上游回收体系尚未形成规模,所能提供的量目前还暂为有限。如果没有稳定的供货来源,对于大型企业而言,无法发挥其规模化优势。

5. 企业母公司在2016年底收购了Scholz控股,海外业务范围大幅扩展,企业正在考察在美国建厂,将废七类拆解成废六类进口,但目前仍存在较大困难。企业香港元朗处理厂扩建也将完工,主要处理废电子与废电缆。企业计划利用海外加工能力,实现废七类的离岸处理,但是,离岸处理可能会增加企业的加工成本。

3.2、公司B

企业概况:

该公司为民营企业,主要从事废五金拆解,其中,以废七类铜回收、拆解、加工为主,新产线投产之后,拆解、加工能力约10.4万吨(实物)/年,2017年处理废五金约8万多吨。加工成品主要销售给冶炼或铜材加工企业。

调研要点:

1. 企业负责人预计2018年废七类进口量将下降40%,绝对量或在3万吨左右。当前货物滞港已有出现,企业正在等待最新的批文,今年进口批文由按年度转变为按季度批获。

2. 当地协会有组织去东南亚考察,广东部分企业已在马来西亚建厂,但拆解规模暂时还不大。该企业对海外投资持谨慎态度,一是担忧海外的投资环境,二是担忧海外的配套不适合做大规模。

3. 企业增加了部分废六类进口,该负责人坦言,废六类进口当前利润较薄,如果后期铜价波动较大,甚至可能出现进口亏损,而且企业没有相关加工产能,负责人担忧未来废六类进口会受限。

4. 企业考虑转从国内回收废铜,但现阶段增值税发票问题是一大阻碍,企业负责人认为,国内没有形成垃圾分类回收的成熟体系,废料的品质以及可持续供应是个问题。

5. 由于进口批文显著收缩,欧美日废七类废料急需寻求新的出口,现在中国买家议价权显著提升,企业废七类拆解利润较去年提高2倍以上。

 

3.3、公司C

 

3.3、公司C

企业概况:

该公司为新三板上市公司(834815),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金2.1亿元,总投资近20亿元,拥有5个控股子公司。2017年公司实现年产值38亿,上缴国税5亿元(地税9000万元),目前拥有铜铝深加工各10万吨,钢30万吨,塑料3万吨的精深加工能力。铜深加工板块,废料直接制成铜成品,半成品,后期规划将产品延伸至铜丝、铜杆、铜阀门,规划年产铜杆线5万吨,黄铜棒2万吨,阳极板3万吨。

调研要点:

1. 企业2017年废料进口量约40多万,预计2018年废七类进口批文将下降40%。政策对园区内37家企业均有影响,转型是必然趋势。虽然废七类进口量会出现下降,但企业会在现有获批量框架内,多进口含铜量更高的废料。2017年企业产值38个亿,今年计划做到50亿元。

2. 企业正在考察海外建厂,近期可能会有项目落地,东南亚投资环境更为复杂,日本投资环境相对更好,但劳动力成本是个问题。该企业负责人透露,欧美自己有成熟的回收体系,只不过处理高品位废料,低品位废料出口至发展中国家,中国政策变化之后,印度等东南亚国家或成为主要出口地。

3. 公司废六类进口暂时没有受到影响,含杂率新规对公司废料进口暂无影响,明年废六类可能会需要批文,以加工能力核定配额,企业目前拥有加工及深加工能力,受此影响料较为有限。

4. 企业已提前布局国内废铜回收,现阶段企业拥有占地100亩的线下交易市场,同时,还拥有线上交易平台及专门为交易市场设立的回收公司。该负责人介绍,增值税发票问题该企业已有解决办法,企业也并不担忧国内废铜供货会不足,企业选择国内原料还是国外原料目前取决于价格优劣。

5. 该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光亮铜与精铜价差缩小,甚至倒挂,下游需求被动接受,由于工艺问题,部分下游必须添加废铜。台州周边的电缆厂等下游因此利润受到挤压。

 

3.4、公司D

 

3.4、公司D

企业概况:

该公司为当地民营企业,主要从事黄铜棒生产,产品广泛用于仪表、五金、电器、阀门、管件等生产行业。该公司主要从海外进口废六类铜,以黄杂铜为主。目前公司产能约在2万吨左右。

调研要点:

1. 公司主要进口废六类铜,当前政策影响不大,由于企业具有铜加工资质,后期即便废六类进口实行配额管理,料对企业影响也不大。

2. 对于国产废料与进口废料,企业主要参考其各自价格来选择,进口料质量更有保障。针对含杂率要求新规,企业认为严格执行将对欧洲来料产生影响。

3. 企业负责人称,下游(空调等)行业对黄铜棒(或黄铜接头、配件)需求不如去年同期,预计接下来需求情况不是很乐观。

4. 现阶段公司废六类进口并没有什么限制,但公司不做贸易,进口量主要根据生产情况而定。工厂当前废料库存水平较去年偏低。

 

3.5、同行生产商观点

 

3.5、同行生产商观点

生产商A:

废料供给相对紧张,企业来台州寻求原料上的合作机会。该生产商透露,精废价差收缩较为明显,甚至出现倒挂,企业以前从废料端获得的加工利润现在几乎被抹平,后期如果废料供给紧张,将考虑采用更多精炼铜作为原料。

生产商B:

该生产商具有30万吨/年铜杆加工能力,来台州寻求原料方面合作。该生产商同样表达了废料相对紧张的情况。

4、投资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走访,我们更加确定2018年废七类进口量将出现明显萎缩,以金属量估算,这一块萎缩或在30万吨左右,进口废料品位提升将使收缩规模(金属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打折。短期来看,无论是海外建厂,还是转至国内回收,废七类进口下降所导致的缺口暂时还难以弥补。

废料进口萎缩将对国内精废价差产生下行压力,严重的情况下精铜与光亮铜价格甚至产生倒挂,从而使废铜制材企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同时,变向刺激这些企业更多使用精铜。国内再生精铜冶炼厂原料供给将承压,这将不利于企业冶炼产能充分释放。换个角度看,废料收缩可能导致冶炼厂对精矿依赖度提高,从而使TC/RC价格承压。

综上所述,废铜进口政策变动对铜价的托底作用预计将贯穿全年,如果政策接下来进一步趋严,市场对废料供给的担忧将急剧增强,短期可能成为铜价上涨的导火索。考虑宏观及其它因素,我们仍然认为铜价接下来将继续向下,二季度走势或先抑后扬,沪铜主力震荡区间(47500,53000)元/吨,行情突破上、下区间需要事件性驱动。操作上建议投资者把握中线逢高沽空机会。

5、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持续转好;废铜或精矿供需明显短缺。

曹洋 高级分析师(有色金属)

(关键字:铜 全球铜消费量)

(责任编辑:00570)
行情快报
行情汇总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东区B区8-1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