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有色市场整体回暖。面对现状,是走扩大生产之路,还是提升产品质量、走效益型企业之路?很多企业选择了后者,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出发点,为艰难的转型升级付出了心血和汗水。而据笔者所知,一些企业恰恰相反,对国家政策不时地“讨价还价”,不仅不见减产的动作,而且利用他家企业缩减产量的机会,扩大了自家的产量,并趁今年市场行情好转的时机大捞了一把。
其实,尽管有色行业逐渐转暖,但就整个国家来说,产能过剩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处于攻坚克难的关键时刻。而这些不顾国家发展大局,只顾自己利益的企业,真的让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依法减产的铁、铝、铜、铅、稀土等企业很“受伤”。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时,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质量第一,是方向,也是目标。据8月中色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显示,从4月起,铜产业月度景气指数持续回暖,8月回升至34.16,较4月累计回升1.85个点,目前景气指数仍处“正常”区间运行。这说明,去产能政策显成效了。但是,处于“正常”区间并不等于平安无事,有色行业的风险防控并不能“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还需要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做文章,真正做到质量第一,突出精深加工,着力创新发展。
就拿有色行业品质提升比较快的新材料行业来说,尽管近两年来我国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我们是世界第一原材料工业生产和供应大国,却不是质量第一的强国。如今许多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推进,都在材料环节上卡于瓶颈期。另外,我们商用大飞机制造所使用的碳纤维、铝合金板、钛合金板等,还处在技术攻关后的产业化进程中,其他产业如高铁、核电、火电等高端突破也面临类似情况。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新材料总产值占整个原材料工业的比重不到4.8%,以高质量体现出来的高端产品及核心技术更是亟待突破。质量第一的征程,任重道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质量第一”,背后是有其深厚的政治和经济背景。因此,在亟待提高产品品质时期,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补好产品质量方面的短板。这一短板,已经让我们“憋屈”了很长时间,一提国产品牌,就是低档货或山寨品;一出国就“扫货”,连国外的马桶盖等“国产货”都“扫”了回来,让外国人感到“有趣”,也让我们对“质量第一”有了深刻的认识。
“质量第一”的产品是我们做不出来吗?非也!除了市场经济发展不充分以外,很多情况体现的是我们的责任心。有没有把国家的声誉和自己的荣誉纳入到产品之中?会不会为了自己的一点利益,就把质量抛到了脑后?
因此,要做到“质量第一”就必须沉下心来,不能浮躁,要以踏踏实实的工匠精神对待我们的每一件产品。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那样,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就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只有风气正了,大家都去追求“质量第一”的目标,优化存量、引导增量、主动减量,化解结构性过剩产能的总体要求才能实现。
(关键字:有色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