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激发了更多南方人参与冰上运动的热情,长沙一家滑雪场里,“造雪师”张小波看着来这里玩雪的顾客越来越多,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能给人带来快乐。
2月13日凌晨4点,张小波像往常一样来到螺杆压缩机制冰间,按下操作按钮。下一层楼梯,确认储存冰片的房间里有冰片正常掉落后,他回到控制室,监控滑雪场的温度情况。
这是张小波在长沙一家室内滑雪场工作的第7年。许多个夜晚,他就是这样完成了制冰的工作,为滑雪爱好者们提供着舒适安全的滑雪环境。
制雪原理:“就像一个巨大的空调”
2月13日上午11时许,张小波带记者来到位于四楼的制冰间。按下螺杆压缩机的操作按钮后,机器开始运转,发出巨大的声音。张小波向记者介绍,水通过管道被运送到这个圆罐中,并顺着罐的边缘往下流动。“氟利昂制冷剂会很快地将这些水凝结成冰片,再通过圆罐里面的滚轴,把冰片刮下来,掉落到下一层的储存冰片的房间里。”
在位于三楼的储冰间里,几分钟后,有冰片正从楼上的罐子下掉落下来。张小波摸起一块冰渣,用手指搓了搓:“刚开始掉下来的冰比较湿,再等几分钟冰块就会变得干一些。”
据张小波介绍,螺杆压缩机的制冰速度大概是1吨/小时。而他的夜班时间,刚好是凌晨零点到早晨8点,一共生产8吨冰。“大概每半个月会整体换一次冰。”
在储冰室堆满了冰片后,张小波会将冰片铲进旁边的小洞里——这个小洞通向楼下的碎冰机器,这个机器将冰片打碎成粉末状后,再由管道喷射进滑雪场,最后由人工将滑雪场填补平整。
日常工作:除了造雪,还需监控室内温度
除了监控螺杆压缩机的制冰工作,张小波更多的时间在控制室里监测滑雪场的温度。显示屏上显示了滑雪场各个区域的实时温度,“零下1摄氏度到零下8摄氏度都是正常的。冬天不会有这样的情况,但是夏天一旦人多起来,有时候室内的温度甚至会达到零上好几度。这个时候室内的冰会开始融化,就会出现问题。”
每当这些制冷设备出现小问题,张小波就会带着工具进行检修。“漏氟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但漏氟很难检测出来。如果室内的风机出现问题,我还要挂上安全绳,顺着管道爬上去检修。”
多年前张小波曾在常德一个冷冻厂工作。在那里,他习得了有关制冷方面的技术。经朋友介绍,7年前他来到这家滑雪场,从此开始了制冰工作。“其实原理都是一样的,我们这里的机器就像一个巨大的空调。”
提到最近如火如荼的北京冬季奥运会,张小波说:“冬奥会的制冰、制雪技术肯定是更先进、更成熟的,雪的质量也会比我们业余滑雪场更好。”
据媒体报道,冬奥会上,不同比赛项目对雪的密度、硬度和含水量均有不同的要求。在谷爱凌夺冠的首钢滑雪大跳台,造雪工作始于2021年12月,主要包括赛道本体造雪、储雪区存雪、塑形以及配合二次塑形团队补雪4个阶段。而冰状雪作为滑雪场雪质的一种状态,能使雪道表面保持结晶状态,近似裹着一层薄薄的硬冰壳,保证赛道的强度与弹性,就像在雪上铺设一条“橡胶跑道”,有效提高运动员滑雪安全性和成绩稳定性。
北京冬奥会激发了更多南方人参与冰上运动的热情,前来滑雪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张小波介绍,不仅有来自长沙本地的游客,“还有从湖北、江西组团前来体验滑雪的。”他希望能做好手头的造雪工作,让更多人享受滑雪运动带来的乐趣。
(关键字:制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