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石磊委员:防止镁冶炼新建产能过快增长

2023-3-7 11:01:13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基于‘双碳’背景下轻量化对轻金属材料潜在需求的预期,近年来发展镁及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产业投资热点。但是,目前国内镁冶炼在建和拟建产能规模较大,产能扩张增速大大高于镁消费增速,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限制镁冶炼产能过快增长,引导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 关键字:
  • 有色

“基于‘双碳’背景下轻量化对轻金属材料潜在需求的预期,近年来发展镁及镁合金新材料产业已成为产业投资热点。但是,目前国内镁冶炼在建和拟建产能规模较大,产能扩张增速大大高于镁消费增速,产能过剩问题应该引起重视,限制镁冶炼产能过快增长,引导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再次以全国政协委员身份出席今年两会的内蒙古多蒙德实业集团董事长石磊始终心系行业。他在一份《关于防止镁冶炼新建产能过快增长,引导镁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提案》中,为镁行业高质量发展建言。

石磊指出,金属镁产业是目前我国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镁矿产资源储量、镁及镁合金产量、出口量、消费量均居世界首位。2022年,我国原镁产量为90万吨,占全球的91%;镁产品出口量49.8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国内镁消费量约为37.5万吨,占全球总消费量的40.8%。我国金属镁材料和产品不仅满足了国内外相关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需求,还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家重大项目和工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他分析指出,目前,我国金属镁的生产与供应优势、镁金属的性价比优势再度凸显。镁及镁合金创新开发应用案例不断涌现,内需有望回暖,并将迎来扩大应用的新机遇。特别是在交通轻量化、固态储能、智能制造、绿色建造、医疗健康等方面将开辟新市场。与此同时,镁行业也存在隐忧。石磊指出,镁冶炼在建及拟建项目显著增加,产能过剩的压力与风险加大。

他说,2021—2022年上半年镁价上涨,催发了国内外新一轮镁冶炼投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已经获批的镁冶炼项目总产能近60万吨。多地正在规划和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也有80万吨以上。上述项目分布在中西部的多个省区。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镁业分会统计,2021年我国金属镁冶炼产能已经达到137.6万吨,如不加以投资引导,预计未来3—5年,国内镁冶炼产能将可能超过230万吨,产能增幅将在50%~65%,产能过剩问题将会凸显。

石磊进一步指出,由于地缘政治因素和对目前镁的生产过于集中于中国的担忧,国外镁及镁合金应用进程也难以有大的跃进。逐步降低对我国镁的依赖也成为国外镁冶炼新项目推进的最主要理由。目前国外已经有多个镁冶炼项目进入建设阶段。因此,进一步扩大镁及镁合金的出口也将受到新制约。

为此,石磊建议:一是阶段性严格限制批准新建镁冶炼项目。建议在3—5年内,除已经办理完各类审批手续的项目外,阶段性严格限制批准新建镁冶炼项目。

二是制订并实施镁冶炼产能置换政策,加快产业提标升级。鼓励和支持现有镁冶炼企业加快提标升级改造步伐。建议借鉴电解铝、钢铁、煤炭等行业供给侧调整经验,研究制订并实施镁冶炼产能等量置换政策,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在不增加总产能的前提下,鼓励加快镁冶炼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区域镁冶炼产业集群、区域镁合金产业集群、区域镁基新材料加工产业集群,对行业内相关产业进行整合,优化产业布局。在镁产业用能方面,鼓励资源综合利用型的产业链,限制直接使用一次能源(煤、油、天然气等)作为燃料。对使用煤基燃料的,鼓励煤炭分质分级利用模式,原料煤使用前鼓励先提油、提气,固态碳质产品再利用,用提取出来的煤气作为镁冶炼燃料,优化镁冶炼用能结构,鼓励关联产业耦合发展,推动镁冶炼资源综合利用。

三是修订和细化《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的镁冶炼限制性要求。根据现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镁冶炼已经属于限制类项目(综合利用项目和先进节能环保工艺技术改造项目除外),但对“除外”情形的规定过于笼统和模糊,应该在《目录》修订版中对“除外”加以细化并建立相应的评估程序。

四是加强行业与市场分析研究,做好投资与市场导向。组织和部署相关单位开展镁行业国内外市场系统性和跟踪性研究,针对以绿色低碳背景下轻量化金属材料的应用展开专项研发,及时发布正确的市场信息和产业化前沿科技,引导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理性投资,推动镁产业链价值链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有色)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