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进一步创新投融资机制,充分发挥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积极作用。《意见》提出,要推动环境污染治理市场化。在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以及开发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等领域,大力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通过委托治理服务、托管运营服务等方式,由排污企业付费购买专业环境服务公司的治污减排服务,提高污染治理的产业化、专业化程度。稳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环境监测服务。建立重点行业第三方治污企业推荐制度。多位受访专家认为,《意见》不仅将助推我国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还将壮大节能环保产业。
“实现资源消耗低需要采用经济手段,回归资源价值。我国能源资源无节制、低效率消耗的重要原因是使用成本过低。能源及资源领域市场化程度明显滞后,要加快改革,充分发挥价格、税收等市场机制的作用。”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应通过市场机制,引导工业企业主动节能减排以促进绿色低碳转型。
节能减排迫在眉睫
“我国每年产生垃圾10亿吨,而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长。对于垃圾的处理,我们通常采用的是填埋和焚烧发电等方式。但事实告诉我们,垃圾填埋不仅会浪费土地资源,还会污染大气、地下水和土壤等,最终会导致人体疾病的发生。而垃圾焚烧发电,则会产生腥臭和二噁英问题。”中国航空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赵刚表示。
“APEC期间的蓝天,使我想起6年前的奥运蓝,同样都是以大范围的限产停产、限号限行和部分机关企事业单位放假为代价换来的,但这是不可持续的。6年来,我国节能环保领域的发展,虽然迅速并且成就显著,但是污染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中国节能环保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国目前进行的污染治理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真正的全力投入治理已有污染和防止新污染的出现,未来我国将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研究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煤炭消费水平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东部地区每平方公里的汽车密度超过了美国。我国的经济发展依靠了过高密度的能源使用来支撑,这种现象造成的雾霾是不难理解的。如果不实现节能减排,我国的经济增速将无法维系。”国务院参事刘燕华表示。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工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0%左右,是能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领域,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以上。做好工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对国家的节能环保,对大气的治理非常关键。”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司长高云虎表示,我国目前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非常大。
“我国规模以上的火电企业达1200多家,钢铁企业超过800家,水泥企业也达到了3818家,但是专业从事大气污染治理的企业却只有200家左右。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需要一批有规模的高科技企业。”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负责人表示,与其他工业企业庞大的规模相比,专业性的节能环保企业在我国成长得还不够,需要通过国家更加强有力的支持实现成长,从而为治理环境和保护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多措并举推进企业节能降耗
“谁污染谁治理,企业自然是责任主体,但不能仅仅依靠工业企业的自觉性。应当说企业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有了很大提高,但不少企业往往从短期利益出发处于被动的状态。环境之所以持续恶化,从理念观念的角度看是环境保护曾长期让位于经济发展,使得环境责任弱化淡化,资源环境付出了过重代价。”上述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认为,之所以形成如此状况,除认识上的误区外,重要原因是法规制度的不健全以及企业环境违法的成本过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