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中国庞大的钢铁产能和产量决定了其对铁矿石的大量需求。近年来,随着GDP高速增长带动我国钢铁需求出现快速拉升,粗钢产量也呈现迅猛增长的态势。铁矿石消费量逐年大幅攀升,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消费国。鉴于进口铁矿石在我国铁矿石消费中的占比大,铁矿石原料价格高企,直接制约挤压钢铁企业利润,成为企业盈利最主要制约因素。如何通过更经济、更安全的方式获得高质量的铁矿石供应已经成为了我国钢铁企业当前必须考虑的问题
二、背景
过去10年里,中国铁矿石的表观消费量从2002年的3.43亿吨飙升至2012年的20.55亿吨。进口矿占比持续高位,并且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2002年进口铁矿石占比为32.51%,2012年占比36.28%,2009年,进口铁矿石的比例甚至一度飙升至41.62%,由此可见,我国钢铁行业对进口矿石依赖程度较高(如图2所示),国产矿自给率日益降低。
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铁矿石进口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巴西、印度和南非。2012年,我国从这四个国家进口的铁矿石总量占总进口量的79.2%(如图3所示),其中最主要来源于三大矿山——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以及巴西的淡水河谷。
目前,对国外铁矿石的这种过度依赖已经对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三大矿山主要依靠普氏指数定价,定价模式由长协矿变为季度定价,再到月度定价。钢铁企业在谈判中处于劣势,完全不具备铁矿石定价权。铁矿石成为我国钢铁工业的主要支出成本,钢铁业的利润空间被明显压缩。尤其在最近几年中国钢铁行业萎靡不振,钢材价格一路下滑的背景下,高企的矿石进口价格不但没能支撑钢材价格的上涨,反而进一步侵蚀了我国钢铁生产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国钢铁行业的日子愈加艰难。
面对这种情况,中国钢铁业开始进行上游产业链的拓展,加大对上游矿山的投资,海外寻矿的步伐正在加大,方式也正由合作、合资、共同开发的方式,向以大股东身份成功控股一家矿企的方式逐步展开,寻求提高我国的矿石自给率,加大我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的话语权,以更优惠的价格获取稳定的铁矿石供应,降低钢铁生产的成本,确保我国钢铁生产的顺利进行。
三、我国主要钢企海外铁矿资源投资
1.宝钢
宝钢95%以上的铁矿石供应依靠进口,出于对进口铁矿石的高度依赖,宝钢较早就投入了海外矿产资源项目投资,并把投资海外矿山作为了公司的长期战略。
2001年5月,宝钢集团与三大矿山之一淡水河谷结成战略联盟。同年8月,双方各出资50%组建宝华瑞矿山公司,宝钢获得每年600万吨铁矿石供应量。2002年6月,宝钢与力拓旗下哈默斯利铁矿公司合资办矿,合资成立宝瑞吉矿山公司,共同开发西澳帕拉伯杜地区铁矿项目,宝钢占股46%,合资规模为年产1000万吨成品矿,期限20年。2004年4月传来消息,该公司建成投产,在未来20年合资期内,该合资公司将向宝钢供应两亿吨优质铁矿。
2007年8月,宝钢与FMG正式敲定合作勘探有10亿吨储量的FMG冰河谷磁铁矿资源。2009年11月,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Aquila资源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了股权交接仪式,宝钢集团以现金2.86亿澳元收购Aquila15%股权,成为其第二大股东。该交易将标志着宝钢首次直接投资澳大利亚矿山企业。
2012年6月,宝钢与FMG达成协议,双方将把在澳大利亚拥有的两项铁矿石采矿权益合并成立IronBridge公司,两家股东各占88%和12%的股份,这家公司拥有两个世界级的铁矿床NorthStar和GlacierValley,距离澳大利亚西部的黑德兰港约100公里,储量达52亿吨,预计2015年初投产,最初年产量150万吨。
2.武钢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武钢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大举进军海外资源市场,先后通过投资入股、项目合作等方式已投资了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利比里亚、马达加斯加等国八个铁矿石资源项目。
在北美洲,武钢与加拿大CLM公司签订协议,购买该上市公司股份并获得bloomlake项目25%的股权及50%的产品。同时,集团公司全力推进加拿大ADI项目和世纪公司项目。这两个项目的资源潜力,是武钢十分倚重的未来海外原料基地,2011年,武钢完成了ADI项目和世纪公司上市公司股权交割和项目合作协议的签署,成为这两个上市公司和项目公司的重要股东。
在非洲,武钢与中非发展基金有限公司签署《利比里亚邦矿项目股权转让协议》,确定武钢支付6846万美元收购中非基金持有的中利联60%股份,正式以投资人的身份进入邦矿项目并获得控股权。
在南美洲,武钢出资认购巴西EBX集团控股的MMX公司股份,成为MMX公司第二大股东,获得该公司长期的铁矿产品权益。武钢还与委内瑞拉矿业集团达成长期采购合同,开启了中委矿业合作的新篇章。
在澳洲,武钢与CXM公司完成了股权交割和项目合作,成为CXM公司第二大股东,以60%的股比控股项目公司,主导5个优质铁矿区的开发。
3.鞍钢
2006年4月,鞍钢与澳大利亚开发矿产资源的金达必公司合作,联手对位于西澳州的卡拉拉铁矿进行风险勘探、选矿试验等可行性研究,并合资组建了卡拉拉矿业公司。2007年9月,鞍钢与澳大利亚金达必金属公司正式签署合作开发卡拉拉铁矿项目的协议书,根据协议,双方各出资50%合建卡拉拉矿业公司,产品主要向鞍钢销售。2009年年底,卡拉拉铁矿正式开工建设。2013年4月,卡拉拉铁矿项目竣工投产。近日,鞍钢集团通过增加股份实现对卡拉拉铁矿的控股,占股提高到52.16%。
4.首钢
1992年,首钢集团以1.18亿美元购买了濒临倒闭的秘鲁国有铁矿公司98.4%的股权,但是,由于该矿频繁罢工,给项目的后期发展造成了巨大障碍。此后,首钢在海外的铁矿投资就停滞不前。直到2008年年底,首钢香港控股公司收购了澳大利亚吉布森山铁矿公司的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5.河北钢铁
2011年3月底,河北钢铁集团与智利CMP公司就合作开发CNN铁矿项目签署了合作备忘录,以纯粹的贸易形式达成合作关系。2011年6月,河北钢铁集团与澳大利亚的上市矿业公司里奇蒙德(Richmond Mining Limited)及其美国全资子公司内华达钢铁公司(NevadaIronLLC)联合签署协议,共同开发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布纳维斯塔铁矿。2012年4月,河北钢铁公司和加拿大阿尔德隆矿业公司签署协议,斥资近两亿美元获得相关股权和为期15年的铁矿石优先采购权。
四、中国钢企投资海外矿山的动因和机遇分析
铁矿石是钢铁生产的重要原料,其成本占据钢铁生产成本的约40%。鉴于我国对进口铁矿石的过度依赖,进口铁矿石价格的高企必然给我国钢铁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压力。
进口矿价格指数和钢材价格之间具有极高的关联度,矿价上涨的情况下,钢材价格也会出现相应的上涨,反之亦然。
自金融危机结束后,进口矿价格指数开始反弹,一度飙升至近187的历史高位,虽然期间存在一定幅度的回落,甚至一度滑落至100以下,但是平均水平仍保持在140左右。近期,进口矿价格指数更是呈现出持续上扬的态势,逐渐回升至140的水平。
在前期低迷的市场环境下,虽然矿价随着钢材价格的下滑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跌,但是相对于钢材价格而言,进口矿价仍然维持高位,这无疑给我国钢铁生产企业造成了较大的成本压力:一方面,萎靡的钢材市场持续不断地压低钢材价格;另一方面,矿价始终保持强势,占据钢铁生产成本的大头。进口矿价的强势主要源于世界三大矿山巨头的垄断地位,而中国钢厂对外矿依赖程度高,不得不从三大巨头购买铁矿石,因此我国钢铁生产企业在外矿价格谈判中缺乏话语权,价格主要由矿山说了算。
正是在这种两难的境地下,中国钢企被迫寻求投资海外矿山的机会,试图以更优惠的价格稳定矿产资源供应,打破三大巨头对全球铁矿石市场的高度垄断,减少对铁矿石三巨头的依赖。
与此同时,国内铁矿资源的低品位、低质量也使得我国钢企逐渐把目光转向国外寻找高品位铁矿石。据悉,我国铁矿资源存在着贫矿多的特点,贫矿储量占总储量的约80%,而且平均含铁量仅为30%左右;但是,巴西、澳大利亚、南非等铁矿石输出国铁矿石含铁量高达52%。国内矿产资源的低品位造成选矿成本高企,而且不能满足某些高质量钢材生产对原材料的要求。为了寻求更经济、高质量的铁矿石供应,我国钢铁企业不得不“走出去”,寻找投资海外矿山的机会。
此外,投资海外矿山也是中国钢企拓展产业链,实现业务多元化并走向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据中钢协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大中型钢铁企业主营业务利润为-231.72亿元,同比下降135.82%,是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2013年上半年,中钢协会员钢铁企业钢铁主业仍然亏损,扣除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实现利润为-59.34亿元。在当前钢铁低迷的情况下,单一的钢铁业务已经难以帮助企业摆脱亏损,唯有实现业务多元化,发展产业链,企业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铁矿石作为钢铁产业链的上游,是保证钢铁生产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在当前全球化进一步发展的背景下,投资海外矿山是我国钢企发展业务多元化,拓展产业链,摆脱当前困境,走出国门,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战略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和人民币的快速升值为我国钢企对海外矿产资源进行投资提供了资金上的支持和保障。
近年来,由于贸易顺差的持续增长和外商投资的不断增加,我国外汇储备积累日益加快,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自2006年2月开始我国就已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庞大的外汇储备为我国投资海外矿山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同时,利用外汇储备投资海外矿山也是我国合理使用庞大的外汇储备的战略选择之一。无疑,巨额的外汇储备给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巨大的压力,促使人民币升值不断加快。从2005始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值了25%左右。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改革之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8.2765(美元/人民币),今年8月23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1:6.171(美元/人民币)。人民币的大幅升值提高了我国钢企购买海外矿山资源的购买力,增强了我国海外矿山投资的资金保障。
最后,受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矿产资源价格大幅下跌,国际上众多矿山企业出现经营困难,资金链紧张甚至断裂。在这种背景下,各国针对海外投资的门槛降低。我国钢企正是抓住了这次机遇大幅投资海外矿山资源。例如,武钢就是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幅增加了对海外矿山资源的投资。
五、中国钢企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的挑战与风险分析
国际三大矿山一位内部人士曾经表示,中国企业普遍都在高价位投资海外铁矿,一旦产能供过于求,大部分中国企业都承受不起价格下降带来的冲击,有望沦为大型矿山收购的对象。
海外矿山投资的高成本是中国钢企的一大挑战。在进行海外投资时,中国钢企往往存在低估预算成本的问题,通常将国内开采矿山的经验或常规做法搬到国外的项目中来做,造成了预想不到的损失。首先,就用工成本而言,国内一个矿山工人的收入在社会各阶层中属于中低水平,但是,在国外,比如加拿大、澳大利亚这些矿山开采的发达国家,采矿工人大多是高级技工,其收入甚至可以高过城市白领。此外,除了高工资,其福利待遇也是我国钢企在进行海外矿山投资时不得考虑的一项重要支出。其次,由于投资优质的成熟的矿产资源项目的机会较少,中国钢企矿山投资往往流向基础设施欠缺的地区,需要在建设项目的同时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比如交通设施和港口建设等以便利铁矿石的外运,这部分投资将耗费大量的资金,倘若无法通过高矿价获得利润,我国钢企将难以支撑类似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此同时,环保支出在海外矿山投资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据悉,国外,尤其是发达国家政府十分注重本国环境保护,往往设有非常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但是矿山开采过程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有毒化学品,对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因此,我国钢企在进行海外矿山投资时必须安排一定量的资金用于建设配套环保设施,对污染物和有害化学物质进行处理再加以排放,以符合当地环保标准,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在面临高成本的同时,中国钢企还必须应对海外矿山投资的低效益问题。一方面,虽然近年来我国海外矿山投资项目数目增多,总量大,但是实际投产,真正发挥作用的却少之又少。例如,武钢自2011年开始就宣称锁定的海外权益资源量已达数百亿吨,但是,据调查,武钢的8个海外铁矿石资源项目中,只有早在2004年投资参股10%的澳大利亚威拉拉铁矿项目在贡献资源或利润,其他矿山大多还处于前期勘探或可研阶段,投产产能远远未达预期。此外,我国钢企海外矿山投资的低质量也造就了投资的低效益。据悉,武钢投资的大部分海外矿山的品味都在20%到30%之间,低质量的矿山资源必然难以带来高效益。与此同时,由于海外矿山投资的周期性较长,投资能不能获得预期效益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矿石价格具有较强的波动性。一般来说,我国钢企在投资海外矿山项目的时候都存有在高矿价中获利的期望,但是项目建成投产时,矿价是否仍与期望相匹配不得而知,倘若彼时矿价一路下滑甚至跌至历史低位,获利将是难上加难。
此外,中国钢企在对海外矿山进行投资时还必须警惕政治性风险,防范国外贸易保护主义,随时关注当地政策变动,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
六、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发展,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仍旧可以维持在7%的高位。我国粗钢产量增速随经济增速放缓,但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随着国产矿开采的逐步减少,进口铁矿石的需求将不断增加,依赖度不断提升。对比日本和韩国钢铁企业发展情况来看,在对进口矿依赖巨大的背景下,投资上游矿山仍旧是企业实现发展,稳定利润,实现产业链贯通的重要手段。我国钢铁企业进行上游矿山投资,实现产业链拓展是“十二五”规划提出的重要观点。尽管目前就我国钢企海外矿山投资的项目进展来看,风险巨大,极少达到预期效果,但也有成功的案例,如鞍钢的卡拉拉矿山已经投产。随着海外投资的经验不断积累,经历过投资初期的各种问题后,未来投资也将呈现出更加理性,更加符合实际的特征。
(关键字:中国 钢企 海外 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