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贵的荒地在哪里?
答案是斜贯伦敦的豪宅带:自温布尔顿始、过西南部的理士满,到汉普斯顿再到东北部的海格特区。尤其是梅菲尔、贝尔格莱维亚、骑士桥以及肯辛顿等上流社会专属区域,是这个国家财富最集中的地方,平均房价均在百万英镑以上。
但也在这条金光熠熠的豪宅带上,700多栋总价值超过30亿英镑的豪宅空置至腐朽,已成荒地。
这里说的腐朽的意思是,据《伦敦旗帜晚报》报道,有一些房屋损坏严重,以至于野生动物专家发现这些屋子已经成了珍稀品种蝙蝠和猫头鹰的自然栖息地,从而出具结论说不应再对屋子作任何改动或者维修。
这不是开玩笑。走在伦敦高档住宅区,豪宅恢弘的维多利亚式古典立面或许会最先引人遐思,但再走近一点,就能看到衰败的枯枝几乎覆盖了不少宅院。
使馆聚集的上格罗夫纳大街上,许多豪宅通往地下室的石阶都被淹没在杂物垃圾中。伦敦偶尔雾气正盛时,远望这些永不亮灯的华宅如鬼屋憧憧。其中最声名狼藉的“鬼屋”聚集地则是主教大街,这是北伦敦最著名的“亿万富翁大道”。
坐落此地的大宅动辄亿万英镑,其中至少有15座总价值为3.5亿英镑的大宅常年空置,有一些还是在上个世纪一些沙特王族在此地购买。
就在这些世界最知名的街道上,20年来几百栋这样的豪宅几乎已经腐烂枯朽,但这些荒芜的地面上资产价值还在继续狂飙突进。
近年来,中国新贵们也加入了伦敦置业大军。
“2012年,我们监测到伦敦核心区的新屋销售量全年大约1万套,这其中80%来自外籍买家。”仲量联行北京分公司董事总经理张莹对媒体称。而仲量联行国际住宅部总监张宏进一步解释,“在整个英国,40%房产由境外人士购买,这其中包括来自中东、俄罗斯和亚洲的买家。从2013年开始,中国购买者的比例从5%,激增至27%。
另一方面,伦敦正面临着有史以来最恶劣的住房短缺危机,超过80万人还在等待住房问题的解决。
为了解决住房短缺问题,伦敦政府此前已经提出了帮助首次购房者获得住房贷款的方案“购房援助计划”(Help to Buy),决定动用多达1300亿英镑的财政资金(国内生产总值的8%)为购房抵押贷款提供担保。
虽然这个方案被嘲讽为“一个名义上奉行财政紧缩的政府,结果更像是对建筑业的补贴,而非解决住房紧缺。”但住房问题的紧迫性可见一斑。
在此背景下,住房紧缺和豪宅荒废之间太过赤裸的对比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抗议。
曾为威斯特敏斯特市议会工作的伦敦“空置房侦探”帕尔默(Paul Palmer)称,伦敦空置豪宅的现象正在持续,他估计所有这些空置豪宅加起来的总价值会超过32亿英镑,可以用来建造超过1万间经济适用公寓。
这样的结果已经震惊了伦敦市长约翰逊(Boris Johnson),他称如此之多的空房没有意义,并且呼吁议会征收惩罚型税,以惩戒这些长期空置的屋主。
“空置房屋委员会”的负责人爱尔兰德(David Ireland)也称,面临矛盾激烈的住房短缺问题的同时,伦敦空置房数目不断增长,这与全国空置房率下降的大趋势正好相反。
根据最近的政府数据,全伦敦有7.24万间空房,其中有2.42万间空房被归类为长时间空置。
约翰逊呼吁伦敦各区、镇能仿照伦敦北部的卡姆登区地方议会,向连续两年空置的屋主征收150%的市政税(地方政府用于公共市政服务,根据房屋大小及价值征收)。他甚至认为150%的税收倍数还不足够,需要继续加码来促使这些屋主将房子出租或者干脆自住。
在卡姆顿区政府对空置房征税后,该区空房开始出现减少的势头。伦敦外包括利兹、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大城市也都开始对空置两年的房屋征收更多的市政税。有调查称,如果英国地方政府对全英71万套闲置房以及25万套二套房统统增加税收,则可以多收取4亿英镑。
许多人都对此提议表示赞同,认为“屋主们除了经济责任外还需要承担社会责任。”
理论上,伦敦市政府可以通过强制购买来回购这些房屋,但现实操作上有很大问题,比如回购后也难以负担天价的维修成本。
更为关键的是有时候你甚至都很难找出那些匿名邮箱地址背后真正的屋主是谁,因为他们都被隐藏在层层设计的离岸公司复杂的经营结构背后,追查的结果往往指向维京群岛某不明地址。
但考虑到许多豪宅的拥有者可能根本不在乎多50%的税收成本,他们中的大部分已经从房产本身的资产增值中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除了增加税收外,还有更为激进的人士提出“应该限制外国购买者”,让真正的社区居住者受益。
但这样的限制条款在以“自由市场”为傲的伦敦几乎不可能,就在今年年初一项调查中,伦敦击败去年的冠军纽约成为外国房地产投资的首选城市。
这意味着这块史上最贵荒地的价格在未来将继续水涨船高。
(关键字:伦敦 豪宅 理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