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上半年,钢铁企业安全事故频发,已多达7起,专业人士提醒,在当前钢铁产业扩张过程中,风险管理必须引起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以往公众的注意力往往集中在煤矿安全事故上,而近年来钢铁行业的重大安全事故频发,主要集中在企业复产、扩产阶段,因此,在钢铁产能急剧扩张的背景下,重新审视安全风险状况、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北京中汇国际保险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牟宝喜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
相关信息显示,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核准了三个重大钢铁投资项目:包括年产800万吨钢的河北省唐山迁安市的首钢搬迁项目、年产钢920万吨的广西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和年产钢1000万吨的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此外,全国很多在建钢铁项目,也在以技改、搬迁改造、扩建等名义实现产能的扩大。
牟宝喜指出,国有钢铁企业产能大幅度提升,有经验的管理人员后继乏人,这对安全管理将会造成明显的稀释。近年来钢铁行业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有相当一部分是在扩产、改造的背景下发生的,表面看来这些事故是由于安全意识淡薄、违章作业造成,其深层次的原因则是产能扩张太快,安全管理能力下降,致使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无法涵盖到所有新建项目之中,因而难免会出现安全管理体系的断层。
对于中小型民营钢铁企业而言,他指出,管理人员的年轻化和流动性也会造成安全管理能力的稀释。这些企业希望通过从劳动力市场或其他国有钢铁企业“聘请”技术人员来获得稳定的技术、高效的管理队伍的效果并不理想,以致于一些负责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的主要骨干往往都是缺乏实际现场管理经验的年轻人员,难以胜任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这就造成安全管理的水平始终不能适应产能扩张管理的要求。
“大规模的产能扩张,还应该注意人力资源方面的风险。在重工业基础较为薄弱的地区兴建大型钢铁企业,缺乏训练有素的钢铁产业工人,这对于安全生产相当不利。钢铁行业技术工人队伍需要长时间的培养,特殊工种的培训尤为重要。大型国有钢铁企业为了完成战略布局的设想,纷纷在沿海地区、西部矿产富集区域投资建厂,但是,除了老工业区有丰富的产业工人队伍之外,其他一些沿海新兴城市,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这将给投产后的钢铁企业带来安全管理方面的巨大压力。”牟宝喜说。
针对目前行业的现状,他指出,在新建项目规划之初,钢铁企业应该提出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的培训计划。以有效缩短新环境、新设备、新员工之间的磨合时间,降低在突发状况下人员设备的事故风险。生产岗位和技术岗位人员在经过合理的培训、磨合之后,能有效防止误操作、误判断造成的事故,更能在突发状况下阻止事故状态的扩大。
在他看来,钢铁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安全工作,尤其是在钢铁主业利润下滑、效益低下,甚至是亏损的时候,员工人心不稳,更容易发生事故,对民营钢铁企业来说更是如此。一旦钢铁企业的安全事故上升,就可能对整个钢铁行业产生政策面上的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