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硅钢> 知识库> 技术热点

电动汽车电机驱动技术发展趋势

  • 2011-9-30 9:41:14
  • 来源:自采
  • 作者:中商网自采
  • 字号:
导读: 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无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既是关键技术又是共性技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低速大扭矩、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大、大功率小体积等方面;同时与普通工业用电机驱动系统相比,还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成本低等特
关键字: 电动汽车电机 技术 趋势

动汽车分为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无论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还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既是关键技术又是共性技术。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的性能要求主要体现在低速大扭矩、调速范围宽、过载能力大、大功率小体积等方面;同时与普通工业用电机驱动系统相比,还具有工作环境恶劣、成本低等特点,因此车用驱动电机系统开发技术与生产技术难度更高。

目前各国际汽车集团、跨国电气集团、科研院所都投入大量资金与人力开展电动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技术研发。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技术发展趋势基本可以归纳为着永磁化、数字化和集成化。

永磁电机具有效率高、比功率较大、功率因数高、可靠性高和便于维护的优点。采用矢量控制的变频调速系统,可使永磁电动机具有宽广的调速范围。因此,电机的永磁化成为电机驱动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永磁电机是电动汽车尤其是轿车的主流技术,永磁磁阻式比表贴式更适合电动汽车应用。数字化也是未来电机驱动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化不仅包括驱动控制的数字化,驱动到数控系统接口的数字化,而且还应该包括测量单元数字化。随着微电子学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高速、高集成度、低成本的微机专用芯片以及DSP 等的问世及商品化,使得全数字的控制系统成为可能。用软件最大程度上地代替硬件,除完成要求的控制功能外,还可以具有保护、故障监控、自诊断等其他功能。全数字化是电动车控制乃至交流传动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电机驱动系统的集成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电机与发动机总成或电机与变速箱的集成,电机驱动技术向着集成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减小整个系统的重量和体积,并可以有效的降低系统的制造成本;二是电力电子集成,包括功能集成(包括多逆变+DCDC+电池管理+ 整车控制)、物理集成(功率模块、驱动电路、无源器件、控制电路、传感器、电源等)、应用Trench+FS IGBT 等新器件,基于单片集成、混合集成和系统集成技术达到高度集成。

沟槽栅与场终止技术的IGBT 芯片,面积减小,单片可实现600V/200A,提高功率密度;600V/1200V 的SiC 二极管应用逐步商业化,其耐压为Si 的10 倍,导热性为Si 的3 倍,反向恢复损耗可减小66% ;多芯片并联静态均流技术,低EMI 回路;功率器件散热技术发展迅速,直接冷却和双面冷却技术进一步降低模块热阻;针对系统需求定义的IGBT 模块定制设计,比如prius2010 控制器的一个IGBT 模块包括六个逆变半桥,1 个boost 半桥;电池组供电+ 逆变回路情况下,可选取容值较小,体积小,纹波电流较大,低感的膜电容;金属化聚丙烯膜场强可达到200V/um 及以上,采用自我保护的喷涂电极技术;膜电容与叠层母排一体化组件技术成为发展趋势,可减少换流回路杂散电感50% ;105 度以上高温膜的商业化仍是世界难题,对集成热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根据系统需求,自上而下分解各部件详细设计输入, 避免过设计, 比如Prius2004 采用850V/200AIGBT 与FRD ;通过仿真技术,优化功率主回路互连方案,实现电、磁、机和热性能综合最优,比如膜电容组建与IGBT 互连应充分考虑寄生电感、动力端子温升、机械震动的影响;散热技术发展迅速,有效的降低定制型IGBT 与定制膜电容组建等重要部件的温升,提高系统功率密度和寿命;电路板功能划分,紧凑可靠互连技术,减小线速,提高集成度;动力出线与电流传感器集成设计,提高集成度;壳体等机械部件压铸模设计,简化组装工艺,适应大规模生产。

存在的问题

目前,电动汽车用电机驱动系统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整个行业共同去解决:

问题1 :世界范围内,现有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技术无法支撑电动汽车的大规模应用,IGBT 器件和电机材料利用率有待提高。

问题2 :国内车用电机驱动系统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较低,且缺乏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价理论一句,无法通过设计和有限试验获知电动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寿命。电机驱动系统是典型的串联可靠性模型,现有国标(报批稿)制定的可靠性测试工控仍参照发动机考核,缺乏可靠性和耐久性评价理论依据。

问题3 :缺乏车用电机驱动系统MHz 级高频准确模型及验证手段,整车EMC 问题难以解决,是电动汽车推广应用的另一重要技术障碍。基于理想拓扑和理想开关器件的车用电驱系统模型不能分析验证整车的EMC/EMI 问题,必须建立反映有源器件(IGBT/MOSFET)功率开关过程、无缘器件(母排、电容、电阻等)自身和互联杂散参数、驱动电机定转子、轴承耦合的高频等效电路模型,结合控制算法,构建全时域系统级车用电驱系统EMC 模型,才能精确分析预测EMC 问题。

问题4 :与提升材料利用率、建立可靠性和电池兼容模型等有关的一些基本模型缺乏,是车用电机驱动系统技术突破的理论障碍,例如电机高功率密度化后,磁场饱和和波形畸变严重,铁心材料的铁损耗与基于正弦、脉振和线性假设的理想模型预测值相差甚远,需要建立新型的铁损耗模型。

(责任编辑:00378)
【免责声明】
中华商务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价格数据库
统计数据库
硅钢进出口数据库硅钢产销存数据库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