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1000从技术上看比EPR更具革新性。”一位核电资深专家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不过这也意味着对于设备制造企业而言,在难度上也有较大的提升。
“其实国内现在AP1000设备拖期,设备制造企业固然是一方面,但关键是材料的问题。材料一拖期,后面设备生产的时间就得缩短。”吕亚臣举例道,“像我们原来的压力容器和蒸发器,规划是28-35个月的制造周期。现在我们最快的就是15个月做出来。因为前面的材料来得慢被延期了。”
据业内人士透露,2007年的时候,在二代核电上,主要的设备,比如压力容器、蒸发器等主要锻件的材料,中国是依靠进口的。这几年中国的进步很快,像一重、二重和上海电气,在AP1000的所有锻件中基本都能够实现国产化,但是成品率不是很高。
如果产品成品率低,将直接导致最终设备成本高企。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研究员、核能经济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薛新民此前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称,目前中国核电技术水平还属于国际上第二代压水堆核电的水平,制造工艺水平相对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
事实上,材料国产化不理想,不仅仅制约中国的三代核电的设备,对整个中国的能源工业都有掣肘。比如在600摄氏度超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的主管道,其材料便完全依靠进口。另据一国外咨询机构的能源电力部门咨询经理称,“别说管道材料了,就连变压器里面好点的硅钢片都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