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是钢贸商传统的冬储时间,但前两年的“暖冬”行情已不在,按照大多数钢贸商的说法,今年的冬储有点冷。
以往此时,钢贸商都会与钢厂达成购货协议,钢厂在价格政策上给予一定优惠,钢贸商主动承担一部分钢材库存,等待开春后需求释放、带动价格上涨时赚上一笔。
但是今年的冬储季,钢贸流通行业静悄悄。经过今年四五月份的一轮行业震荡,钢贸商已经分化:一部分依赖银行贷款给钢厂付款度日的钢贸商,至今还深陷在资金怪圈中难以自拔;另一部分依靠自有资金的钢贸商,在钢价高位时囤积了大量高价钢材,经过数月的消耗,库存已经减至最少。
虽然亏损卖高价钢材回笼的资金让一部分钢贸商的现金流很充裕,但他们不敢再贸然入市。
寒意
“去年沈阳公司囤积3万吨,而最好的年份囤积10多万吨。今年只打算囤积1~2万吨。”北京首都新钢联科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马骏表示。
北京万顺发科贸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玉刚对本报表示,目前钢材市场需求量不大,近期高点就是每吨3800多元,对于明年不是很乐观。“所以今年冬储要做,但对于储备量还不好确定。肯定比往年要降低库存。
张玉刚说,万顺发好的时候能储存到2万吨。但今年顶多7000~8000吨,降低一多半。今年的冬储季,钢厂给的折扣也很小。每吨几十元的优惠,比起市场的风险、钢价几百的下跌,风险太大。所以比较谨慎。
对万顺发而言,眼下资金不是问题。这家企业从库存高峰时17000吨库存降到目前2000多吨库存,目前手中流动资金充裕。“资金不缺。主要看这个市场。明年市场行情不好说,只要看好就会赌一把。”张玉刚说,今年钢贸商整体库存下降2/3,只有30%的量。从前家家库存都有至少1~2万吨,现在库存5000~6000吨的,就是大户了。基本都是控制在3000~4000吨左右。万顺发目前生意靠的是自有资金,没有银行贷款。所以目前比较主动。
山东临沂万顺钢材有限公司今年冬储季只打算进货3000吨左右。他们在行情好的年份冬储最高曾经囤积1万吨。总经理左廷凯对本报表示,11月份冬储季来了也不敢冬储,赚钱不容易。虽然最近资金状况好些,但对于未来钢铁市场不看好。
左廷凯说,钢贸商大多目前还在赔钱呢。临沂万顺今年收获也不大,只能稍微赚一点,各行各业都不好做。改别的行业也不好改。只能挺住。等着好机遇到来。
张玉刚说,今年能持平的就是不错的企业了。看资金流水各家都差不多,但亏的是库存。很多钢贸商都是消化库存的过程。前期都是高价位时积压的库存,现在低价销售出去,很难盈利。比如去年很多钢贸商的钢材是每吨4200元进的货,今年不得不每吨3500~3700元卖出去。库存是少了,资金也回来了,但是却是亏钱的状态。钢贸商基本上是一年下来不是给银行打工就是给钢厂打工了,自己并没有利润。
上海生资钢铁市场部经理于向伟表示,虽然到了冬储季,但是目前钢贸商的交易还是很清淡。主要是下游需求还是疲软。不敢积压太多,加上资金也紧张。关键是对明年行情吃不准。都是走一步看一步。
过去钢贸商,在年底市场淡季时,低价进货,进行“冬储”,在春季旺季来临时,做价差,赚取利润。但大多数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价差幅度小了,波动时间短了,再做这种操作,很容易踏空。“钢价今年前期价格不断下跌中。因为没有需求提振,交易非常清淡。尽管贸易商希望卖个好价,报价很高,但维持不了多久,价格还是往下走。”兰格钢铁网信息中心研究员张琳说,很难卖上价,为了出货还是得报低价。
博弈
与此同时,钢厂的优惠政策正在陆续出台,钢贸商与钢厂之间正在为冬储季谈判做着准备。尽管双方都知道今年的冬储数量不会很大。但都在尽可能为自己多争取一些利益。
北京万顺发科贸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对本报表示,与他们合作的钢厂是河北钢铁(2.30,0.00,0.00%)集团,每年大约20万~30万吨的销量。如果河北钢铁肯给出不错的优惠条件,他们可以考虑增加冬储量。由于未来钢铁行业的不确定性,他们目前的计划是储备7000~8000吨,但根据行情和钢厂条件,上万吨的存储也可以考虑。
万顺发跟河北钢铁集团是协议方式,每月月底签订下月的采购协议,并打给钢厂全款。上述负责人表示,这对于钢厂来说,比较有利。
张玉刚对本报表示,这里与每月与钢厂签约的需求量都在6000多吨左右,几千万的货款一次性打给钢厂,在没有拿到货的情况下,货款就成为钢厂的流动资金。万顺发作为河北钢铁集团长期合作伙伴和大客户,今年的优惠肯定会有,可以坐下来谈判,包括一个月的资金利息免除,贴息政策等,相当于给予钢材降价优惠政策了。
但是,钢铁企业在行情看涨时,订购的钢材延迟发货的情形时有发生。上述万顺发负责人表示,这个情况对钢贸商来说,都习以为常了。
而有的钢贸商与钢厂之间,不再采取协议方式,而是尝试直销方式。东营渤海金属有限公司今年采取的方式,就是把款打给钢厂,但不急着订货,而是按照随时变化的市场价格,现买现提货。改变原来一次打上千万货款,订到货全部放在公司仓库里的情形。这样公司尽量没有库存,库存都压在钢厂了。
东营渤海销售负责人纪文岱对本报表示,“这样随买随打款,保证随行就市。大不了付点利息。把钱打给了钢厂,但不订货,货就还是钢厂的。库存也是钢厂的,没有变成自己的。在价格下滑的情况下,钢贸商可以把握价格的主动权。”
资金
对于另一些贸易商来说,眼下资金问题仍然是最大的困扰。靠银行借贷支撑的钢贸生意,在钢铁行业持续低迷和银行信贷政策紧缩之下,他们仍然没有获得喘息机会。
福建周宁上海商会会员单位上海广和工贸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长志对本报表示,这个冬储季他们不想储存太多钢材,只想少做一点,目前还是受到资金问题困扰。公司眼下正在寻求转型。
在郑长志看来,钢贸行业还处于危机中。如今令他感觉困扰最大的是联保贷款制度。他说,联保在一起,把有钱没钱的捆在一起,做好的做不好的都被捆在一起。原来是几十万的联保,现在是1000万、2000万甚至几亿也要联保在一起,那么大的数额,出现的问题帮忙还,很难还得起啊。20万30万担保还可以,几千万几亿的没法玩下去了。钢贸商资金被捆在一起,生意却很难做下去。希望银行能够破解掉这个联保模式。
在钢铁行业内,周宁商会是个很知名的团体。尤其在上海钢贸圈,周宁商会更是一个庞大的军团。周宁全县20万人口有近8万从事钢铁贸易的产业,在全国兴办以逸仙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为代表的大型钢材等专业市场达600多家。但是,就是这个业内抱团打拼、在行业内举足轻重的商帮,资金问题却成了捆住他们的难题。
今年6月5日,周宁上海商会发出告全体会员书,他们认为部分银行对钢贸企业采取以贷转存、存贷挂钩、以贷收费、浮利分费、借贷搭售、一浮到顶等手段造成信贷资金成本高达15%~25%。大批钢贸企业不堪重负。但是对于快速成长期的钢贸企业而言,银行再高的资金成本,他们也是“不借不贷不行”。
从2011年起,在上海、福建、江浙一带,不断出现钢贸商跑路事件,其牵涉的民间借贷和银行借贷的资金甚至达到10亿元。而许多钢贸商本身已经移民海外,跑路之后追缴的难度巨大。银行将钢贸列为风险行业,收紧放贷,企业遭遇资金链紧张难题,只能被迫放弃囤货。
周宁上海商会今年6月又发出致商业银行的一封公开信,称“钢贸企业资金流动性出现前所未有的困难局面。面临全行业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银行贷款到期还不上的局面在加剧。周宁上海商会1573家会员企业向在沪国有、股份、城市、商业等银行金融部门求援”。
钢铁贸易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资金需求很大,业内是按照1:3的规则准备资金,做一单生意就需要三倍的资金,这样才能保证资金链条的正常运转。随着银行正常趋紧,钢贸商资金压力上升,一方面是贷款难;另一方面,贷到款要承担的高利息也让经营成本高企。同时,钢贸商对上游钢厂提货却要付全款;对于下游经销商却往往开出应收款,因此融资成本成为大型钢贸商的一大块支出。
业内分析,钢贸企业通过担保方式从银行贷款超过50%。资金紧张使得钢贸企业作为钢铁产业链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也无法应对钢材电子贸易平台通过网络快捷方式降低融资成本的冲击。所以今年即使到了冬储季,很多钢贸商还深陷在资金困扰中,无法进行冬储。
(关键字:钢贸商 不堪重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