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钢铁产业> 板材> 推荐资讯

经济放缓需求不足 最多毕业生遭遇最严峻就业形势

2013-5-15 8:42:56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但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近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5月5日、5月6日,上海、广东、江西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50%、53%,比2012年同期下降约2、6、7个百分点。
  • 关键字:
  • 经济 需求 就业形势

临近今年毕业生签约截止期,武汉大学研究生李巧的工作还没最后敲定。

作为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生,她目前在湖北一家电视台实习。去年这时候毕业生基本都签约了,但今年全班60多个学生,迄今只有一半左右找到了工作,并且不太理想。

教育部公开数据显示,今年高校毕业人数为699万,比2012年增加了19万人,成为新中国成立至今大学毕业生最多的一年。

就业形势并不乐观。近期各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10日,5月5日、5月6日,上海、广东、江西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50%、53%,比2012年同期下降约2、6、7个百分点。此前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会议就传出消息,截至4月19日,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签约率传出不足3成的消息,比去年同期下降10个百分点。

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

来自地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显示,今年各地高校签约率并不高。

截至5月10日,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为44.4%,比2012年同期下降2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本科生的签约率比2012年同期分别下降约2%和4%,专科(高职)生的签约率有1.2%的小幅上升。

同期广东、武汉、江西、北京等地也传出签约率下降的消息。

截止到5月5日,广东省应届大学毕业生签约率仅有五成,比去年同期下降6%-7%。截至5月6日,江西省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率约为53%,比去年同期下降7%。更早的时候,北京传出签约率不足3成的消息。

4月初召开的2013年广东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广东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会上透露,到目前为止,广东2013届毕业生签约率仅30%,较之去年同期下降了10个百分点,就业形势较2008年更为严峻。

5月初,有上海当地媒体从沪上多所高校调查后称,今年是近十多年来就业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严峻程度甚至要超过发生金融风暴的2008年,截至今年4月底,上海各校签约率大多在30%左右,比往年要低10个百分点。

但采访中一些地方教育或就业部门并不完全同意。其理由是,比之4月份,5月份发布的就业数据实际上显示就业率在好转,并且现在仍然没有到6月末签约截止期。

广东省教育厅长罗伟其分析称,全球经济形势不佳,社会需求减少是就业形势严峻的主要原因之一。部分外贸企业生产经营困难,企业利润增长缓慢。罗说,2013年广东省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比去年减少了 10%左右。

北京今年高校毕业生近23万,比去年增加约9千人。北京市教委副主任付志峰在4月25日的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称,今年北京岗位数量和质量均有所下降。其中,民营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下降尤多,而大部分用人机构提供的岗位待遇下降、岗位重要性不如往年。

对于就业数据,上海市教育部门公开表示,是否最后2013年签约率下降还需要观察。短期签约难,并不是岗位不足。

上海市教委公开数据显示,在2013年用人单位在上海的岗位需求数超过15万个,上海高校毕业生约13万人选择就业,其中10万人希望在上海就业,约5万名毕业生已经签约。

上海教委副主任李瑞阳指出,还有一半学生未签约,与高校毕业生就业遭遇三重困难有关,这包括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调整的影响,用人单位需求出现下降;二是用人单位的匹配度不高,挤压效果显现;三是毕业生自主意识增强、就业观念多元等自身因素的影响。

另据武汉大学就业工作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企业对于学生的需求整体来说比往年稍有下降,但供需比与往年基本持平。据统计,去年武大全年共有800多场专场招聘会,而今年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00多场。

该工作人员还介绍,今年不只是单位岗位需求量减少,学生选择直接就业的少于50%,“武大最近几年,选择升学和出国的学生超过了一半,直接选择工作的学生大约47%”。

他介绍,按照武大各个院系反馈的情况来看,今年选择考研和保研的学生人数有所下降,出国的人数呈上升趋势。

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毕业生签约率下降的同时,总体失业率并没有太大波动。

国家统计局公开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全国新增就业人数342万人,创3年来新高。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多年来稳定。该失业率统计的是登记失业的人口,在“十二五”期间将被“调查失业率”这个数据取代。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认为,目前大学生签约不如去年,可能主要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不合理导致,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

她指出,大学学生所学的东西,与社会就业岗位需求的东西很不一样。比如现在的产业结构需要调整,更多有创意的人才非常需要,但是大学教育并不鼓励创新,这样毕业生不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相反产业结构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此外,就业率还存在院系和行业差距,比如部分大学新闻院系存在就业难问题,而对于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学生来说,今年就业遭遇“冰冻”似乎和他们关系不大。经管院2009级一共有16个专业,24个行政班,人数在1000人左右,而截止到发稿前,90%以上的学生已经有了归属。

据该院系一位毕业生介绍,选择在国内继续深造的有250人左右,占总人数的25%,选择出国的占了40%左右,而只有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直接就业,这30%的学生,又来自于一些特定专业,比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2009级毕业的学生就实现了100%就业,而同是该院的数理金融专业却有将近100%的人选择出国。

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负责09级学生就业的辅导员王刚说,这学期一共有418家企业来武大经管学院招人,提供了2756个岗位,“但有的学生进了四大(四大会计师事务所),最后还是选择了出国。”

“挤压效应”推动到基层就业

记者了解到,支撑北大,清华、人大、复旦、武大等名校就业率没有出现大幅下降,与更多的学生走向基层有很大关系。

比如在北京,今年人大、北大、清华等名校毕业生选择北京以外地区就业人数比例上升比较快,其中清华就业办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选择京外的人数比例预计首次突破50%,这比去年的48.3%的比例有所提升,而2003年选择京外就业的人数比例只有30%左右。比如像人大文学院某研究方向研究生,去年20人左右有6个留京,今年则仅仅只有2个。

究其原因,人民大学文学院一位不愿具名的毕业生说,这与需求下降有关,“另外,北京落户要求很严格,留京很困难,很多同学不得不选择京外就业。”

4月底北京人事局传出消息,北京提出原则上本科毕业生年龄低于24岁、硕士低于27岁的落户要求。而这使得大批超龄的毕业生难以留在北京。

部分同学的另一个感觉是,很多高学历的学生,从事的是本来本科生就可以做的工作,比如像小学中学教育,现在需要硕士和博士,有时候还需要海外留学生。

按照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瑞阳的说法,这就是“挤压效应”:重点高校毕业生挤压市属高校毕业生,研究生挤压本科生岗位,有经验的就业者裁员挤压应届毕业生就业空间。

一些学生则打算通过学校的特殊计划到基层去。记者获悉,今年,仅在湖北地区,武大就有将近150位学生入围选调生,到基层锻炼一年,再回来继续念研究生。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熊汉忠告诉记者,现在大学生就业,包括研究生,往基层、周边地区、二级城市在走,这一苗头确实比较明显,既有其积极意义,也有其消极意义。

从积极角度解读,大学生对自己的定位从低,还有发展空间,是一件好事,不像以前的大学生一定要达到某个期望值。

但是,“从另一方面看,高校有些专业设置不太合理,未来需要调整”。

(关键字:经济 需求 就业形势)

(责任编辑:00863)
信息导航
钢厂列表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钢铁产业频道: 管带材 | 硅钢 | 板材 | 建筑钢材 | 涂镀 | 不锈钢 | 中文国际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