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后,随着4万亿投资盛宴的开启,钢贸商开始大肆炒作钢材。2010年后国家出台地产调控政策,钢价在2011年迎来暴跌,大部分沪上地区钢贸企业陷入巨亏和资金链断裂的境地,2012年起,很多企业被银行连带追诉,钢贸商老板破产跑路的比比皆是。
新华社分析称,钢贸商如今的惨淡局面,根源在于金融危机后的信贷大跃进。在当时宽松的货币政策下,部分钢贸商以联保互保或货物重复质押的形式,从银行拿到大笔信贷资金投向房地产、期货等市场。高峰时期,仅华东地区的钢贸贷款余额一度接近2000亿元。其后随着银行收贷,大批钢贸商在2012年陷入流动性危机,跑路、自杀等恶性事件屡屡曝出。随之而来的是银行起诉、法院判决和执行等程序,一直延续至今。
一位钢贸圈人士表示,去年以来,在上海几乎每周都有钢贸商被诉的案件开庭,很多名震一时的钢材市场老板资产清零。在钢贸商中颇具影响力的组织—福建周宁县上海商会将去年的工作形容为“两多一少”:召开的会议特别多,数不清的协调会、调解会、沟通会等,接到有关部门的通知也特别多;商会会员企业开业邀请很少。
与此同时,钢贸危机带给各方的经验教训也不少。针对钢贸信贷中暴露的风控漏洞,金融系统大力完善了动产质押监管体系。钢贸从业者也意识到,过去那种把钢材市场当做融资工具的老路已经走不通,创新经营模式才是正道。比较有代表性的如钢铁电商正在风起云涌,通过提供专业化的物流和金融服务,电子商务将为钢贸这一传统行业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关键字:钢贸 危机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