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Mining.com网站报道,瑞银(UBS)近日发布最新电池原材料研究报告,该行旗下的所谓证据实验室对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首个大规模投放市场的ID.3品牌汽车按组件进行了分析(就像分析特斯拉Model3和其他品牌一样),其结果令这家汽车制造商深受鼓舞。
瑞银称,ID.3是“到目前为止传统汽车制造商最重要的电动汽车(EV)品牌”,表明传统造车商可以低成本生产具有竞争力的电动汽车。
由于技术突破和成本下降,许多有竞争力的品牌进入市场,并继续得到管理部门支持,因此,瑞银对预测进行了部分调整。
瑞银调整了已经比较乐观的预测,该预测刚在去年11月底做出,目前该行是对2030年EV普及和电池原材料需求最乐观的机构。
1. 2025年EV普及率将升至17%~20%,2030年升至40%~50%,销售量从去年刚超过300万辆增至4600万辆。
2. 平均电池容量从目前的47kWh增至2030年的94kWh,因为从混合动力转为全电动为主,里程需求增长。
3. “纯电动汽车(BEV)与内燃机车(ICE)的成本差距在缩小”:由于电池组更加便宜以及封装技术更加完善,2025年电池封装成本有望降至70美元/kWh。
4. 到2030年,锂离子电池需求将增长17倍,达4605Gwh,储能占总量的6%。
5. 到2030年,锂总需求量将在2021年40万吨的基础上增长11倍,定时电池将从目前占比50%增至94%。“从行业反馈,看我们希望到2030年能够实现回收碳酸锂当量8万吨”。
6. 到2030年,天然石墨需求量将增长7倍至590万吨(假设正极材料有45%采用人工合成石墨并“保守估计”硅使用量)。
7. 镍需求量从目前的260万吨/年增至2030年的580万吨。“电池对镍的增量需求可能被磷酸铁锂(LFP)化合物作为负极材料所抵消”。
8. 镍价到2023年将涨至9美元/磅(19840美元/吨),2025年回落至6美元/磅。“根据高压酸浸(HPAL)生产的盈亏平衡点,我们认为这是长期生产的边际成本。”
9. 钕(Nd)和镨(Pr)面临需求爆发性增长,需求量将从目前的3万吨/年赠至2030年的10万吨,EV对镨钕的需求量将占其总消费量的80%。
10. 钕镨价格在2024年将达到100美元/公斤的顶峰,反映出“供应紧张,缺口加大”,2027年将回落到70美元/公斤。2011年钕镨价格曾达到100美元/公斤的高位。供应冲击仍是现实威胁。
11. 未来10年,钴消费量将从目前的12万吨/年增至2030年的40万吨/年,年均增幅13%。不过,低钴电池(LFP,NCA,NCM811)的推广将部分抵消这种增长趋势,2030年EV对钴的单位需求量将下降50%。
12. 2021年钴价将上涨45%,2022-25年上涨14%至25美元/磅,与1950年以来的长期平均价格相当,这个价位将刺激民主刚果以外的矿山投入生产。
13. 到2030年钴缺口将达17万吨。这相当于民主刚果的10个大型钴矿山(年产量1.5-2.0万吨,比如加丹加、穆坦达、腾克、RTR或穆托什)。
14. 到2030年,EV对铜的消费量(单位用量达90公斤,而传统内燃机车仅20公斤)预计为440万吨,占铜总需求量的13%。这意味着年均增幅为3%,高于历史上(1976-2019)2%的长期年均增幅。
(关键字:瑞银 电池原材料 电动汽车 锂 钴 镍 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