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委宣传部承办的国家战略下民族自治州发展集中采访黔南专场,于2014年3月10日上午10点在京齐鲁饭店二楼会议室举行。黔南州人民政府州长向红琼在会上做了发言。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简称黔南州)成立于1956年,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之一,地处贵州省中南部,南与广西接壤,全州土地总面积2.62万平方公里,下辖12个县(市)和1个经济开发区,自治州首府驻都匀市。州内居住有布依、苗、水、瑶、毛南等37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7%。
特色的六大优势:区位、资源、气候、生态、环境和党的民族政策
黔南州既是一个欠开发、欠发达的民族地区,更是一片充满希望的宝地。黔南州具有区位、资源、气候、生态、环境和党的民族政策组合而成的独具特色的六大优势:便捷的交通和良好的区位优势。黔南州是大西南面向华南、岭南的交通咽喉,也是南下出海最近的通道。目前已经形成了集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运输于一体的运输体系,成为西部立体交通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
独特的生态优势和矿产资源富集的优势。黔南州拥有世界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6处。正在建设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天文学标志性建筑。荔波世界自然遗产地、三都水族文化、平塘“天书、天眼、天坑”奇观,构成了独具核心竞争力的生态人文景观,以党的“一大”代表邓恩铭故居、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奠定了坚实基础的“猴场会议”会址和结束抗日战争的独山深河桥等,构成了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并且,黔南矿产资源富集,已探明的有磷、铝、煤等50余种,磷矿储量20亿吨以上,形成了以瓮福集团为龙头的磷化工产业集群,有“亚洲磷都”之称。
多重给力的政策优势和开明开放的环境优势。2012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发2号文件,国家和贵州省出台的推动民族地区加快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等,为黔南营造了宽松的发展环境。黔南州是贵州省最早通铁路的市州,加上“三线建设”时期众多军工企业的迁入,黔南人民比较容易接受外来观念,形成了多种文化并存、开明开放的环境。通过近年来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融合” 及旅游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战略,黔南州在装备制造、化工、农副产品加工、建材、医药等方面都呈现出较快发展的强劲势头。
经济社会迅猛发展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大力支持下,黔南州把深入贯彻落实国发2号文件作为推动全州各项工作的总抓手,抢抓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扶贫开发的历史机遇,积极对接争取支持,落实各项对民族地区支持的政策具体化、产业化、项目化,全州呈现发展速度加快、排名位次前移、民生显著改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三个新跨越”,取得了“三个突出成效”。
一是发展速度实现新跨越。2011—2013年,全州GDP年均增速达15.7%,比前十年提高4.2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期间提高3.1个百分点;人均GDP年均增速达16.3%,比前十年提高4个百分点,比“十一五”期间提高4.2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15.3%,比前十年提高7.5个百分点。2013年,全州财政总收入增速全省第二,首次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22.02亿元。2013年,在全省综合测评排位中,黔南州列第2位,比2012年上升了4位,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二是投资总量实现新跨越。近3年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和“5个20工程”项目,争取到的中央项目和资金大幅提高。201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25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增长45.9%。仅发改渠道就争取到中央投资项目达500多个,资金超过15亿元。
三是同步小康实现新跨越。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突破80%,比2012年提高5个百分点以上,“三个核心指标”全面提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942元,首次突破3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08元,首次突破1000美元。逐步解决了路难行、水难饮、房难住、学难上、病难医等“五难”问题,随着民生的改善,群众对加速发展的满意度大幅上升,近3年黔南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均列全省第一。
与此同时,在争取上级政策、项目资金扶持上取得突出成效。国家发改委明确支持黔南州12个县(市)列入贵州省南部生态补偿示范区。三都水族自治县可望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民委对民族贸易发展给予政策支持和每年1亿元的资金帮扶。国家林业局明确将在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刺梨产业发展、退耕还林工程等项目上予以支持。黔南国家磷煤化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科技部认定。
落实全面深化改革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黔南州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关于贵州发展的要求上来,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紧扣“一圈两翼”发展格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优化发展环境,着力做大经济总量,着力改善和保障民生,促进民族团结、繁荣发展。
一是突出重点领域改革,激发内生动力。落实好十八届三中全会和本次全国两会精神,围绕做好加速发展和保护生态两篇文章,勇做改革的当事者、推动者和落实者,统筹抓好重点领域年度改革任务的落实。
二是突出加速发展,做大经济总量。坚持城镇亮州、工业强州、农业稳州、“三产”活州、开放兴州、生态立州,以“5个20工程”为主抓手,培育旅游、商贸物流等支柱产业以及资源型高端特色产业,着力发展高铁经济、临空经济、临港经济和天文经济,打造贵州南部经济增长板块,努力将核心竞争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胜势。
三是突出生态文明建设,严守生态底线。黔南州在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在黔南建设开放式生态扶贫试验区,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产业,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水利、生态建设和石漠化治理“三位一体”规划实施,“在更高境界上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建设安全可靠的“两江”上游生态屏障做出积极贡献。
四是突出扶贫攻坚,推进同步小康。在落实好中央、发达省区生态补偿、产业转移、财政补贴、教育补贴等扶贫政策的同时,加强产业扶贫,深化与广州等对口帮扶单位的务实合作,实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充分发挥扶贫对象的主体作用、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和社会帮扶的辅助作用,做到精准扶贫。树立大教育理念,真正拔掉穷根。既重视学校教育、学院教育,又注重家庭教育和文化体系建设在内的社会教育,大力实施教育“9+3”计划,提升人口素质,从根本上消除贫困代代相传,让扶贫工作走得稳、走得远。
最后,向红琼州长表示,希望国家和省能给予黔南州更多的支持与帮助。建议国家加大对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对民族地区建立稳定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对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扶持和支持黔南推进城镇化和美丽乡村建设。
(关键字:黔南州 磷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