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化工产业> 磷化工> 推荐资讯

教您为梨诊断医病

2025-2-13 8:03:34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梨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以下几点您就能够为梨把准脉,开对农药了。
  • 关键字:
  • 化肥

梨树常见的病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通过以下几点您就能够为梨把准脉,开对农药了。

(一)梨锈病

锈病菌主要为害叶片、新梢,严重时也可危害果实。叶面发病初现橙黄色具光泽小斑,后扩展为圆形病斑,外围具黄色晕圈与健部分开,病斑表面密生橙黄色小斑点,从中溢出淡黄色粘液。粘液干燥后,变成黑色小点,病组织正面凹陷,背面隆起,不久长出灰褐色毛状物。成熟后先端开裂,散出黄褐色粉末,后期病斑变黑枯死。病果上病部稍凹陷,可致畸形,早落、新梢、果柄、叶柄上病部发生龟裂,易折断。

病菌以菌丝体在桧柏病组织中越冬,春季形成冬孢子角。冬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由风传播到梨树上,担孢子萌发适温度17-20℃,侵染梨树幼叶、嫩枝、幼果,一年中不发生重复侵染。病害的轻重与桧柏的多少及距离远近有关,与离梨区1.5-3.5公里范围内的桧柏关系。梨锈病流行与春季气候条件关系密切,3-4月间梨芽萌发,幼叶初展时,降水次数和降雨量多则发病重。一般中国梨易感病,日本梨次之,西洋梨抗病。

(二)梨黑星病

主要危害叶、果实、新梢,其主要特征是在病部形成显著的黑色霉层。叶片染病后先在正面发生多角形或近圆形的褪色黄斑,在叶背面产生黑色霉层,严重时造成大量落叶。新梢染病初生梭形病斑,后期病部皮层开裂呈粗皮状的疮痂。果实染病呈现淡黄色圆形病斑,病斑逐渐凹陷、木拴化、坚硬、龟裂,大多早落或形成畸形果。果面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黑色病疤。

病菌在病芽鳞片、病果、病叶或落叶上越冬。病菌的孢子主要靠雨水冲刷传播,在梨园中蔓延。“病芽梢”是梨黑星病早期主要再侵染源。温度是影响该病发生与流行的重要条件,适宜流行的温度为11-20℃。春雨早且偏多,夏季多雨,病害就重。地势低洼,树冠茂密,通风不良,湿度大的果园或树势衰弱都易发生黑星病。

(三)梨轮纹病

侵害果实引致果腐。枝干染病初现扁椭圆形略带红色的褐斑,多个病斑连在一起,表皮十分粗糙,称粗皮病。果实染病多在近成熟和贮藏期发病,生成水浸状褐斑,很快呈同心轮纹状向四周扩散,几天内全果腐烂。烂果多汁,常带有酸臭味。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枝干上越冬,来年4-6月在病组织菌丝体上产生孢子,为初侵染源。分生孢子主要借雨水传播,多从孔口侵入,经24小时即完成侵入。病菌从幼果期开始侵染,可一直持续到采收。

(四)梨木虱

成虫分冬型和夏型两种。冬型体长3毫米,褐色至暗褐色,具黑褐色斑纹,前翅臀区有明显褐斑。夏型体长2.5毫米左右,绿至黄色,翅上纹,胸背均有4条红黄色或黄色纵条纹。卵长形,一端尖细,夏卵乳白色。若虫扁椭圆形,代初孵若虫淡黄色,夏季各代若虫初孵时乳白色,后变绿色;末龄若虫绿色,翅芽长圆形,突出于体两侧。

成虫和若虫都刺吸芽、叶、嫩梢汁液。叶片受害出现褐斑,严重时全叶变褐脱落,同时可导致煤污病的发生。

山东省年发生4-6代,以冬型成虫在树缝内、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梨树花芽膨大时越冬成虫开始出蜇,3月中旬为盛期。成虫出蜇后于小枝上活动,刺吸汁液,并交尾产卵。代卵多产在短果枝叶痕、芽缝处,后各代卵产在幼嫩部分的茸毛间、叶正面主脉内和叶缘锯齿间。花前半月为产卵盛期。代若虫孵化后多钻入刚绽出的花丛中为害,后各代多在叶面吸食为害,并分泌粘液。干旱季节发生重。

(五)梨二叉蚜

无翅胎生雌蚜体长约2毫米,绿、暗绿、黄褐色,常被有少量蜡粉,腹管长大,黑色,圆筒形,末端收缩。有翅胎生雌蚜体长1.5毫米左右,翅展5毫米,头胸部黑色,额瘤微突出。卵椭圆形,黑色有光泽。若虫与无翅胎生雌蚜相似,体小,绿色。

成、若虫群集芽、叶、嫩梢上刺吸汁液,为害梨叶时,群集叶面上吸食,使被害叶由两侧向正面纵卷成筒状,早期落叶,削弱树势。

一年发生20多代,以卵在梨树的芽附近和枝杈等缝隙内越冬。梨花萌动时开始孵化,群集于露绿的芽上为害,花芽现蕾后便钻入花序中为害,展叶后即到叶面上为害。山东5月出现有翅蚜,至6月上旬迁移到夏寄主上。秋季9-10月又产生有翅蚜,由夏寄主迁回梨树为害,产生有性蚜,交配产卵越冬。一年中以春、秋两季为害较重,尤以4月下旬至5月为害烈。

(关键字:化肥)

(责任编辑:01180)
每日聚焦
企业风采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商信息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