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行业看点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化工产业> 煤化工> 知识库> 技术热点

陕西学界反思“能源转化观” 逢“煤”必转不可取

2017-1-19 12:53:22来源:中商网撰写作者:李子静
  • 导读:
  • 陕西省“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开发建设思路,近来受到当地学界公开质疑。
  • 关键字:
  • 陕西 逢“煤”必转

陕西省“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开发建设思路,近来受到当地学界公开质疑。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近日发布的《陕西蓝皮书·经济2016年陕西经济形势分析及2017年预测》称,“不加分析研判综合条件,逢‘煤’必转并不可取。”

陕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吴刚、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姜博等学者撰文说,“十二五”以来,陕西省新开工建设279个重大项目,其中能化项目38个,先后建成华电榆林煤炭资源循环经济综合利用项目、延长靖边120万吨烯烃油煤气综合利用示范项目、长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项目、延长榆林煤油共炼试验示范项目、中煤榆横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陕煤蒲城70万吨DMTO二代示范项目、神华榆林60万吨甲醇制烯烃等一批重大项目。

同时,陕西还建成了榆横、榆神、靖边、蒲城、富县、彬长、长青、韩城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能化产业园区,能化产业初步形成了大项目支撑、园区化承载推进的模式。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陕西煤炭产量为5.15亿吨,占全国的13.3%;石油产量为3767.8万吨,占全国的17.3%;天然气产量为182.16亿方,占全国的14%。陕西煤炭产量和油气当量分别位居全国第3和第1。

化工产业领域形成煤制烯烃(芳烃)、煤制油、化肥氯碱、有机化学品、精细化工5条主要产业链,化工产业实现增加值300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2.3倍。能化产业实现增加值3688.31亿元,同2010年相比增长42.3%,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48%,陕西能化产业已经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但实际上,化工产业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对环境、资源、水资源和交通运载能力等保障条件要求极高。此外,对技术、投资、资金和外部的配套条件要求也比较高。这样导致能源转化难度大、风险高。”吴刚说。

2003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会议提出陕北加快“煤向电转化,煤电向载能工业品转化,煤油气盐向化工产品转化”的开发建设思路。2004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会议提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要推进“三个转化”。

2005~2012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共七次会议提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进一步加大煤、气、油等资源就地转化,建设具有一流技术、一流水平的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能源化工基地。2013~2016年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共四次会议提出,全力推进陕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建设。

吴刚说,“能源转化观”主要着眼价值的最大化,但目前,陕西化工产品一般只做到高密度线性聚乙烯、低密度线性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车用燃料等几个大宗产品,合成氨、甲醇、醋酸、焦炭、兰炭、电石、PVC等产能过剩的、高耗能的传统化工产品较多,下游的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精细化学品以及特种合成材料产品较少,高端产品严重短缺,产业链条较多,竞争能力趋弱。

陕北高端能化基地与关中能源接续区能化产品同构严重,产业分工协作联合互动能力趋弱。据测算,煤化工方面,渭南、咸阳与榆林、延安产品结构相似系数达到0.9450。产品主要集中为甲醇、聚乙烯、聚丙烯等,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互补性差,上下游产业衔接不紧密,协作配套、联合互动能力不足。

调查发现,当前,陕西能化产业仍未很好地解决高浓度盐水和有机废水的处理回收技术,由于废水不达标排放,或者排放标准过低,“三废”排放污染环境、污染水源事件仍有发生,特别是传统电石、兰炭等企业污染依然严重。能化、高载能产业在发展中将产生大量的煤矸石、粉煤灰、废料、废渣等副产品,如不对“副产品”资源化再利用,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是资源的巨大浪费。

“二氧化碳高排放也是能化产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吴刚说,煤化工生产过程中CO2产出量很高,比如,生产1吨甲醇产生3吨CO2,生产1吨合成油产生7吨CO2;生产1吨烯烃产生10吨CO2。如果国家对CO2开征碳税,将对能化产业冲击较大。

以60万吨/年煤制烯烃项目为例,若按照10元/吨拟起征的最低标准计算,企业需缴纳碳税0.6亿元,企业盈利空间将严重挤压。如何综合利用如捕集、驱油和埋存加大技术攻关和能力储备,提前做好迎接碳税准备工作刻不容缓。

吴刚说,陕西现代能化项目多数仍处于示范期,核心技术尚处于商业化初期,工艺流程和技术集成尚待优化,在能效水平和污染物排放方面尚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引进技术和设备费用高,维修困难,给企业生产运行带来困难。

目前,陕西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和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全国均排第17位,处在中游水平。和同批进入低碳试点省份行列的其余4个省份相比,陕西的碳排放水平要高于湖北和云南,低于广东和辽宁,碳排放的排名位次还有很大的下降空间。

吴刚认为,产业转型升级是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绿色、集约、高效是产业升级的总体目标追求。陕西应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依托陕北高端能化基地,推进煤油气盐资源集聚集约开采使用。

同时,加快推进能化企业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步伐,建设高标准和现代化矿井,全面推进能化产业绿色开采和集约经营。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建立能化绿色产品供应链。以绿色能源为支点,推进能源结构绿色低碳化。促进能化产业安全绿色发展。

(关键字:陕西 逢“煤”必转)

(责任编辑:01101)
推荐资讯
国内市场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化工产业频道: 化工 | 化肥 | 磷化工 | 煤化工 | 塑胶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8303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