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初,基本金属中的锌、铝首先展开了一轮跌势,但金融属性偏强的期铜一直在高位盘整。10月19日,随着LME期铜收出了一根2.59%的中阴线,铜价击穿了长达一个月的振荡区间下沿。全球铜消费疲软是铜价承压的关键因素,中线偏空格局很难扭转。
供给、需求疲软掩盖下的缺口特征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1—8月全球铜市场供应短缺29.9万吨,2011年全年铜市供应过剩25.3万吨。2011年全球铜市供给过剩时铜价高位运行,2012年全球铜市供给短缺时铜价整体承压,两组现象似乎形成了强烈的矛盾,但矛盾背后是现阶段供给和消费共同疲软的现实。
供给方面,今年铜精矿供给低于市场预期。全球第二大铜矿Grasberg和全球第三大铜矿Collahuasi在今年上半年的产量都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降。虽然这些铜矿在第三季度都加紧了开采进程以弥补上半年的产量不足,但2012年全球铜精矿产量的低增长似乎已成定局。据GFMS数据,2012年的全球铜精矿产量增长率为2.4%,远低于过去10年3.5%的平均增长率。与铜精矿供给低增长保持一致的是需求的小幅增长,2012年全球精炼铜需求增长3.1%。欧洲市场出现消费缩减的态势,美国市场维持极低的增长率,备受关注的中国市场在精炼铜的消费上也大大低于往年。就在中国偏低的精炼铜消费增长率中还包含了由全球废铜产量减少而引发的精炼铜替代作用,可想而知,2012年的中国精炼铜消费形势不容乐观。在供给和消费都趋于放缓的现实下,全球铜市场被动地出现了供给短缺的情景。
中国精炼铜消费维持疲软态势
铜价经过9月初的大幅上涨后,国内现货市场长期维持着贴水格局,特别是在每月月中期货现货月换月过后,现货贴水幅度进一步扩大。长期的贴水格局表明现货企业的买入积极性非常有限。国内偏低的买入积极性也通过进口升水表现出来,该数值从7月的85美元/吨一路下跌至10月的40美元/吨。进口贸易商买入意愿的下降,显示了国内下游企业在采购上持谨慎态度。
国内库存方面的动态也验证了同样的事实。现阶段的国内保税区铜库存高达60万—64万吨,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库存也高达19.27万吨,较年初的10.52万吨增长83%。偏高的库存证明了国内铜消费疲软的现实。
LME金属周人气低迷
备受市场关注的LME金属周终于落下帷幕。与往年的激烈场面不太一致的是今年整体偏弱的市场人气。与会人员普遍认为,世界主要经济体形势的不明朗对铜价构成威胁,明年的铜价可能出现下降,但整体降幅有限,当然也不会出现崩盘现象。
中国的权力交接,美国大选、财政悬崖和欧债危机,可能会对铜价造成较大波动影响。供求方面,根据现有铜矿运行情况,预期明年的全球铜精矿将有明显的增长,但需求的增幅可能低于供给增幅,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仍然来自中国市场,美国和欧洲市场仍将令市场失望。
总之,尽管美联储推出了业界瞩目的QE3,但由于本轮QE3发生在全球制造业疲软的大背景下,消费疲软的特征令铜价呈现中线疲软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高盛银行在最新的报告中预计未来12个月铜价格为8000美元/吨,较之前预测的9000美元/吨大幅下调。技术图形显示,7800美元/吨一线为5月中旬至8月末振荡区间的上沿,铜价将在这一线出现反复,而后将继续小幅下探,但难以刷新年底低点。
(关键词:LME期铜 铜价 铜消费 铜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