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之初,由于没有自己的镍工业,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曾经上演过73吨小麦或15吨对虾换1吨进口镍的一幕。1958年金川镍矿的发现,让中国甩掉了贫镍的帽子。甘肃金昌市也缘矿兴企、因企设市,被誉为中国镍都。
然而,由于过去片面追求经济总量的掠夺式开发,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有色金属产业的贡献占到全市GDP的60%和财政收入的80%左右,“一镍独大”的产业结构使得企业与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较低。也因环保欠账多,金昌2003年和2004年曾两次被列入“全国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名单。
金昌,因矿而兴,也因矿而痛。面对着环境和生存发展的种种问题,金昌市探索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来解决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
独具特色的循环模式
“硫化铜镍矿开采-粗炼-精炼-镍铜钴压延及新材料”、“冶炼尾气-二氧化硫-硫酸-硫化工”、“烧碱-氯气-PVC-电石渣-水泥”……在金川科技馆《金昌市循环经济总体规划》绘就的蓝图中,一条条直线,连接着从资源到产品到再生资源的每个环节,最终变成一条循环往复的闭合曲线。每一个消费的终端,都是下一次生产的起点。一个企业的废弃物,成为下一个企业的原料。在链条上,资源被反复利用,废物变成宝贝。
二氧化硫是金昌环境污染的“元凶”。在金川集团公司,每生产1吨镍约产生7吨二氧化硫,每生产1吨铜约产生2吨二氧化硫。通过发展循环经济,金川集团公司将二氧化硫气体制成硫酸,硫酸分别进入新希望、金化集团生产PVC和硫基化肥,生产废渣进入金泥集团生产干法水泥,水泥再次进入金川集团公司用于矿山填充,形成了一条硫化工产业链。
如今,循环经济在金昌催生出了硫、磷、氯碱、煤、氟五大化工产业链。“要让放错位置的资源回到它正确的位置!”本着这样的认识,金昌市把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放在固废综合利用上,形成了工艺相互依存、物料近距离转运和“三废”集中处理的循环产业链条。
201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60个循环经济典型模式案例,“金昌模式”被确定为全国区域循环经济12个典型案例之一。
循环经济背后的机制创新
为健全工业循环经济上下游企业间的利益协调机制,使企业真正形成产业共生、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共同体,金昌市出台了《关于建立工业循环经济上下游企业衔接机制的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为上下游企业低于市场风险提供制度保障。这份指导意见的最大亮点在于,上下游企业间相互参股,共生共赢。
最具代表性的是,金昌市氯碱化工产业链上游的金泥集团40万吨电石生产线及尾气综合利用项目中,金川集团公司参股30%,处于下游的金川集团公司30万吨PVC项目中,金泥集团参股30%,这一机制有效避免了因市场价格等因素造成的产业链瘫痪和断裂。
除此之外,金昌市持续强化政策制度设计,结合国家和甘肃省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在土地、收费、环保、价格、投融资、人才、招商等7个方面研究制定了一系列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保障机制。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金昌市的“补链招商”,即:产业链上缺什么,招什么。2013年以来,金昌市共组织实施了各类经济发展重点项目53项,总投资458.7亿元,占全市所有建设项目投资的45%。这些关键补链项目的实施,既有效解决了金昌市有色金属产业、氯碱化工产业副产的二氧化硫烟气、氯气、铜冶炼炉渣、镍阳极泥等工业“三废”回收处理利用问题,又弥补了下游产业的原料缺口,有力地提升了园区循环化水平。
循环经济发展上一个接一个的大动作,换来了金昌的碧水蓝天,“中国镍都”不仅摘掉了“黑帽子”,还实现了可持续发展,有力支撑着金昌经济的转型跨越发展。
(关键字:金川镍矿 硫化铜镍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