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又有不下十条线在考虑上马。”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刁石京在“中国·北京2014国际显示产业高峰论坛”上表示,由于现在面板产业的形势相对较好,各地方、企业上马新生产线的积极性非常高,因此产业界需要完善自己的统计、分析、预警。
从全球液晶面板产业的发展来看,这是一个大起大落的周期性行业。很显然,在中国面板业产能飙升、面板企业业绩飘红的当下,对于吸金效应背后扩张冲动的警醒,并非多余。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液晶面板产业成为政府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产业的规模快速增长,新增产能不断释放。来自工信部的统计显示,2013年中国显示产业规模达1070亿元,同比增长44.6%,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提升至11%;与此同时,面板带来的贸易逆差不断收窄,2013年,液晶面板进口495.8亿美元,出口358.6亿美元,贸易逆差137.2亿美元,在2012年已大幅下降20.6%的基础上,同比下降2.4%。
根据中科院院士欧阳钟灿的研究,预计到2015年,中国大陆的液晶面板产能将超过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仅次于韩国位列世界第二位。
产能快速扩张的同时,国内主要液晶面板企业的盈利情况亦大幅提升。其中,京东方在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1亿元,净利润为10.42亿元;TCL集团旗下华星光电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85.06亿元,净利润9.81亿元;深天马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86亿元,净利润8139.24万元。在工信部召开的2014第28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发布会上,作为平板显示产业的龙头,京东方从15名提升到第12名。与平板显示产业有关的东旭集团、龙腾光电、天马、超声电子等纷纷入围百强。
欧阳钟灿表示,由于中国大陆庞大的需求和增长潜力,其将成为全球平板显示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极和强劲驱动力。比如说,2014年计算机产量达到30.5亿台,彩电产量达到1.3亿台,集成电路产量达到823亿块,是全球第一的电子信息产业制造大国,同时也是全球第一的信息消费国。
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全球平板显示产业的重心在不断向中国大陆转移、集聚,但整体上来看,全球平板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比较平缓的增长期。刁石京表示,面板市场整体供需平衡,其中大尺寸面板全球的需求大概是11600万平方米,供应大概是11900万平方米。
刁石京认为,目前市场上整体供求平衡,可能还略有超过,“如果大家又是一哄而上地去干,未来产业的竞争形势会非常不乐观”。在这种情况下,各方面需要加强规划布局,贯彻好相关产业规划。
液晶协会理事长王东升表示,过去十余年来,中国大陆半导体显示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跨越,目前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三大生产基地,而未来十年的主要课题则是,进一步提升技术和应用创新力,实现从大到强的跨越。
刁石京表示,在实现从大到强的过程中,整个产业亦面临一系列挑战,举例来说,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整体产业规模还是偏小,研发投入没法集中,未来发展可能会受到限制;由于产业起步晚,创新能力相对还是不足,特别是在全产业链的冲击下,还显得不足;在上游设备上,特别是关键核心设备、关键材料上,差距非常大;此外,在知识产权方面,未来产业如果要走出去,也可能面临更多的知识产权风险。
(关键字:面板 进口 出口 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