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午后,中国海关公布9月铜进出口分项数据。
数据显示,9月精炼铜进口288,661吨,同比减少14.62%,环比增54,199吨,增幅为23.11%,创青岛港骗贷融资事件后的最高单月进口量;1-9月累计进口2,648,629吨,同比增长17.06%。
对比此前发布的数据(9月未煅造铜及铜材39万吨,较8月增加5万吨)可见,9月铜进口分项的绝对增量,基本都增加在精炼铜上。
行业认为有以下四大因素导致上述现象:
首先,8月沪伦比值适合进口。据统计,8月初至9月中旬,沪伦比值的波动空间在7.09-7.18之间。同时,人民币在8月时累计升值约0.5%。
其次,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发生后,银行系统加强了对信用证的开据严查。不过,随着事件的调查明晰,尽管融资程序仍严格,但正常的融资贸易企业已逐渐重返市场。
再次,9月为三季度末,部分贸易商的信用证额度将因到期而无法使用,加大被动进口热情。
最后,长假前集中进口。9月紧临十一长假,有贸易商为缓解10月份集中报关,将一部分进口量安排在9月完成。
(关键字:精铜进口 9月精铜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