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宏观分析
1、美国周度就业数据低于预期但总体向好,成屋销售数据创年内新高,就业和住房市场持续复苏。
本周美国劳工部公布数据显示,上周,美国首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和前一周基本持平,为29.1万人,高于28.4万人的市场预期,但是总体依然向好,已是连续第10周低于30万人。创下9月20日以来新高。而续申请失业金人数降至233万人,创下14年新低,显示美国就业市场进一步改善。更好的就业前景帮助提振了消费者信心和消费支出。
住房数据表现良好,美国10月成屋销售总数年化526万户,远超预期的515万户,创去年9月来新高。10月成屋销售环比增1.5%,好于预期的-0.4%;同比增2.5%,为2013年10月以来首次同比正增长。
2、在PMI持续低迷、企业融资难的情况下,央行宣布非对称性降息,直接提振建材市场,铜材受益。
近期中国数据一直不理想,统计数据显示,中国11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初值为50,比上月回落0.4个百分点,为六个月新低。其中产出指数大幅回落1.2至49.5,是拖累制造业PMI指数的主要因素,另外新出口订单指数也回落,显示出口增速放缓。
而本周最大货币政策事件是中国两年来的首次降息。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对于打算贷款买房,以及已购房、采取浮动利率合同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利好。而最新消息显示,股份制银行存款利率早已上浮到顶,而大行存款利率也上浮至3.25,因此这一降息对于存款利率的影响不大。
在宣布降息后第一时间发布的官方解读报告中,央行试图强调降息不代表货币政策方向改变,“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笔者认为,央行降息导致无风险利率的下降,会再次给资本市场升温,地产行业受益将直接提振钢铁、有色商品市场。
二、行业热点
1、短期精矿、精铜偏紧,国家物资储备局再度出手收铜,年内已收铜50万吨,提振市场信心。
因厂房发生火灾,美国自由港铜精炼厂预计关闭至12月,自由港这座位于迈阿密的精炼厂年产能为18万吨,约占美国年产量的14%。江铜11月份开始检修,消息显示,贵冶此次年修为期18天,共有544个检修项目,上海贸易商称,最近一个月市场上江铜货源明显减少。另外,消息称国储局今年将买入力度提升至新的高度,自1月初以来已购买了大约50万吨铜;国储局大多都是在3月14日铜价触及6386美元/吨的四年低点后买入的,国储局的电解铜持有量将达到200万吨。
市况分析
近期期铜表现抗跌,交易商有挺价意愿,买兴有所增加。显性库存升高,但伦敦现货升水依然坚挺,国内现货略有升水,进口亏损约为700元。
近期美元在QE结束,流动性收紧的影响下持续升值,对铜价形成较大压制。因近期期铜维持震荡偏强的走势,现货铜价格亦持稳,持货商有挺价意愿,显示出一定乐观情绪。下游采购积极性也有所增加,因前期价格低迷,多持观望态度,现货略微升水。11月21日长江有色现货铜升水70元/吨-升水110元/吨。11月20日LME现货铜较3月期铜升水66.75美元/吨。但总体来看,国内下游消费一直比较低迷,冶炼企业TCRC不断创新高,冶炼利润扩大刺激电铜产量持续增加,贸易商进货谨慎,库存低位,成交清淡。随着降息的展开,地产的利好将带动市场对于近期铜价反弹的积极预期。
从显性库存来看,LME和SHFE显性库存均有增加。LME全球库存较上周增加2100吨,11月20日库存为161500吨,注销仓单占比15%,持续减少,显示需求增速减弱。上期所库存增加7243吨, 11月21日为95383吨,增长较快,中储临港和同盛洋山保税区库存维持不变。
四、近期建议
结合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美国就业和住房数据向好,中国两年来的首次降息,幅度较大,虽然央行重申总体的货币政策并未转向,但实实在在给市场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地产行业成为直接受益企业,必将带动铜材市场的回暖,足以支撑短期铜价的上扬。而从中期来看,贷款利息下降也将缓解产业链内资金紧张的局面,利好铜市。因此,短期铜价将延续反弹走势,可采取逢低做多的中短线思路。
(关键字:铜价 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