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5日报道:基本面偏弱,消费处于淡季
近来,伦敦三个月期铜自5月高点6481美元/吨下行至6月低点5859美元/吨,跌幅近10%。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担忧增加、美国经济好转以及加息预期、希腊债务问题悬而未决、消费淡季对下游市场冲击等多重因素令铜价承压。经历连续四周的下跌之后,虽然压制铜价的负面因素有所缓解,但市场短期信心难有较大提振,预计铜价企稳反弹仍需时日。
铜市供应压力不减
全球范围来看,1—5月,精铜产能利用率稳步增长,铜产量持续增加。由于消费增速略低于产量增速,供应过剩压力不减。国内方面,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精炼铜产量为65.2万吨,同比增加5.52%,1—5月精炼铜产量为308.59万吨,同比增长9.5%。我们观察到,4月精铜产量60.34万吨,为近1年来的低点,但5月精铜产量止跌回升,其重要原因是前期停产检修的大型企业如金川集团、祥光集团已逐步接近检修尾声,企业复产带动产量增加。考虑到后期有检修计划的企业涉及产能偏小,这意味着6月精炼铜产量或会明显增加。因此,后市供应压力还将成为压制铜价的重要因素之一。
内需低迷,进口下降
国内刚刚公布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其中,5月工业增加值增速小幅反弹好于预期。因前期推行的房地产刺激政策初见成效,1—5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额同比增长3.1%,为2014年年初以来首次正增长。同时,流动性仍显宽松,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和M2均好于预期。此外,国内固定投资增速进一步回落,CPI年内首次走低,PPI也未见起色。同时,5月进出口延续负增长,且进口跌幅远超预期,贸易顺差大幅扩张,一系列的数据凸显出外需持续疲软,国内需求低迷。
对于铜市场,海关公布的国内5月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量总计36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3%,环比下降16.3%。1—5月,铜进口总量为190万吨,同比下降近13%。5月进口下降主要源于沪伦比值不佳以及融资需求减少。进入6月,三月期铜沪伦比值持续在7.2上方企稳,一改前期进口铜亏损的局面,进口盈利窗口开启。从实际情况来看,贸易商进口意愿不强,进口需求偏弱,这表现在洋山铜溢价持续走低。因此,我们大体判断,比价修复使得6月铜进口量环比或有增长,保税区铜库存有望下降,但受制于融资需求下降以及进口同比增速仍处下降中,总体上,国内需求仍然偏弱。
成本支撑使得废铜抗跌
在期铜下行之时,废铜市场报价相对坚挺,废铜与现货价差缩窄至4月以来最低。如果后期铜价再度走低,预计废铜成本支撑将更加明显,持货商报价坚挺的惜售行为将限制未来铜价跌幅。另外,自4月开始,精矿加工费持续维持较低水平,伴随着工人罢工、夏季天气、铜矿减产、厄尔尼诺预期等因素干扰,铜矿供应仍存在不确定性。原料偏紧对铜价企稳反弹存在较强支撑。
总体来看,美元指数在美国经济恢复与加息预期中维持振荡走势,这也限制了铜价的上下空间。5月经济数据稍有好转,但复苏动能不足,令后期政策宽松预期增强。当前,铜市场基本面偏弱,供应压力不减,消费淡季对下游市场产生冲击。因此,铜价将延续振荡探底之路,预计沪铜将回落至41000元/吨一线寻求支撑,对应伦铜价格为5650美元/吨。随着市场去库存化、原料成本支撑,以及国内宽松货币政策的推进,铜价有望在7月迎来企稳反弹。
(关键字:铜价 铜材进口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