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却不学习如何活着。这应该是大宗商品生产国的座右铭。他们千方百计要限制供应,试图推高价格。
沙特和俄罗斯等主要产油国的冻结产量提议成为本周要闻。但大宗商品生产国为止住价格下跌势头已做过无数次努力,这只是最新尝试而已。
最近几年,各国政府、产业组织甚至一些企业,都曾试图影响大宗商品市场,使其向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化,但多数努力收效甚微。除了限制商品供应的尝试之外,印尼迫使矿物出口前进行增效处理的计划同样出现问题。该举措是印尼当局发展经济计划的一部份。
泰国2011年试图限制供应,以推高亚洲稻米价格,误以为这样做就能增加政府收入,进而能够向农民支付可观的补贴。
但该计划不仅惨败,而且导致民选总理英拉(Yingluck Shinawatra)被军方废黜,稻米库存大量增加,泰国亦失去全球最大稻米出口国的地位。稻米价格只是短暂受到提振,实际却是下跌了。
但泰国没有吸取教训,接着又试图推高天然橡胶价格。去年,该国军政府大量从胶农手中收购,以限制公开市场中的供应量。
这种办法对于提振价格同样只有短暂的效果,而在此之前,泰国、马来西亚与印尼这些主要生产国就曾尝试通过达成供应额度来提振价格。
这些国家的橡胶企业也试图提振价格,有10家橡胶公司尝试限制对新加坡商品交易所(SICOM)的供应。该交易所是亚洲主要的橡胶定价场所之一。
这些举措对于阻止天然橡胶价格不断下跌徒劳无功。SICOM指标期胶价格仍接近2008年底全球衰退最严重时期的低位。
该期约自2011年初触及纪录高位以来已重挫约81%,主要因为生产商无法坚守供应纪律。
**印尼的尝试**
受大宗商品价格低迷的主要影响,一些计划建造的精炼厂未能动工,因此印尼正考虑放宽对经过部分加工的金属矿石的出口禁令规定,其中包括铜与锌。
印尼2014年禁止出口金属矿石以鼓励本国企业建立冶炼厂,而这导致该国损失数以十亿计的出口收入。当时的印尼是全球最大镍矿石出口国,而且是铝土矿的主要供应国。
尽管一些冶炼项目得以竣工,但许多却被搁置,因在大宗商品价格疲弱之际,印尼经济状况恶化。
虽然印尼干预市场的直接目的是透过限制矿石供应来提高金属价格,但结果却是,市场只是找出即使没有印尼供应也可以生存下去的方法。
从澳洲和马来西亚等其他铝土矿生产国的出口增加,从菲律宾的镍矿石出口也提升。
印尼失去了市场份额和收入,只换来对加工工厂的较少投资;而许多加工厂缺乏竞争力。
不光是政府试图通过限制大宗商品供应来抬高价格,企业也在进行同样的尝试。
在这方面,嘉能可(GLEN.L)可能是最积极的一家,宣布对部分大宗商品实施减产,包括锌和煤炭等。
去年10月,这家伦敦上市的矿商宣布,将削减50万吨锌年产量。但此举对价格的影响同样也只是暂时性的。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锌在嘉能可公告过后的确曾上涨约10%,但不到一个月便又跌回公告之前的价位。
这些欲推升价格的尝试表明,对市场施加的影响若要不仅止于转瞬即逝,实在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
它们的通病在于,没有足够多的供应退出市场,或者生产商自律意识不够,无法令计划奏效。
在当前众多大宗商品面临结构性供应过剩的情况下,应该记取的教训就是,主要生产商需要合力进行大幅持续减产,而且必须要坚持到底。
主要产油国沙特和俄罗斯冻结产量的做法,在很大程度上已被解读为所有主要石油出口国达成限产共识整体过程的第一步。
这无疑是一项合理分析,但广泛协议多快能达成,将直接决定产油商能否跳出橡胶、稻米、金属和煤炭等其他大宗商品生产商之前陷入的魔咒。
(关键字:镍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