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于鹰潭高新区的鹰潭江南铜业有限公司厂房内,企业自主研发的磷铜球生产设备——6台上引炉和15台铜球机正开足马力,一颗颗圆润光洁的磷铜球闪烁着光芒,源源不断地从铜球机的“嘴巴”里被“吐”出来。而在厂房的另一端,曾经为企业带来丰厚收益的粗铜加工设备,只能静静地躺在那里,属于它们的黄金岁月已渐渐远去。
目前,该公司的磷铜球产量居江西省内第一位、全国前五位,越来越多的订单让现有的生产线已忙得转不过来。可是就在几年前,以粗铜加工为主的江南铜业只有一条生产线,且“饥一顿、饱一顿”,处于半停产状态。是什么原因让半停产的江南铜业重现生机?答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近年来,受铜价持续下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因素的影响,铜产业在寒冬中艰难前行。一方面面临着产能过剩,另一方面却又无法生产或提供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中高端的、品质优良的、性价比好的产品和服务。这也是许多铜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但在鹰潭市工业的主战场——鹰潭高新区,这片铜企业高度集中的土地上,不少铜企业却在政府的引导下,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增加了有效供给,压缩了无效供给,使供给结构更好地适应了需求结构,企业也得以走出寒冬,迈向春天。
如何增加有效供给——去“下游”,“争上游”
前几年,大量铜企业从事粗铜加工,由此带来的能耗高、污染大、效益低,以及产能过剩、产品积压、产销不对路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改革势在必行,鹰潭市的铜企业选择的改革路径之一便是从粗铜加工转向铜精深加工,到产业链的下游去“争上游”。
“江南铜业最困难的时候,粗铜产品积压了上千吨,价值5000多万元。”江南铜业的销售经理徐一特说,但是,在鹰潭高新区的引导下,江南铜业经过认真的市场调查和研判,决定将原有的粗铜加工延伸到具有更高技术含量的磷铜球生产中去。之所以选择磷铜球,是因为它能够广泛应用于电脑、汽车、手机等个人电子信息产业的线路板上,市场潜力巨大。这是一次从产业链的“中端”转向产业链“终端”的尝试,其产品附加值比原来粗铜加工的产品附加值增加了数十倍。
和江南铜业一样,同处在鹰潭高新区的江西广信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也尝到了产品向精深加工延伸带来的甜头。广信铜业董事长兼总经理黄四龙算了一笔账,最初从事高精度无氧银铜合金杆加工,加工费每吨约为1500元,但经过挤压、拉拔、冲片、排片等程序之后,其终端产品换向器片的加工费每吨可以达到13000元。更为重要的是,这样的终端产品并非谁都能生产出来。“同样的市场空间,别人无法提供供给,也就意味着你可以提供更多的供给。”黄四龙表示,2015年,公司的粗铜加工所占比重已由原来的70%下降到50%,今年将下降到30%。
从粗加工到精深加工的转变,让众多铜企业的无效供给不断压缩,有效供给不断增加,企业越走越活。
如何拥抱高端市场——以创新,来“创富”
高端的、优质的产品从来不缺乏市场。当低端产品呈现产能过剩、增长乏力的现象时,如何将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要素从中释放出来,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这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所面临的一大难题。江南铜业和广信铜业不约而同地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科技创新上。
2015年,在鹰潭高新区的帮助下,江南铜业投入近2000万元进行技术改造和科研创新。科技创新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如今,江南铜业已经拥有了自主研发的磷铜球生产设备,磷铜球生产成本降低了30%-40%,单位能耗降低了10%以上,成品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现在的99.9%。
广信铜业的科技创新之路有着与众不同之处。在企业的各个生产车间,已很少看到企业员工忙碌的身影。但在企业的技术研究中心,不少员工正埋头在电脑前或机器设备前。
黄四龙表示,广信铜业依托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把大量的资金和劳动力投向科研创新,加大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不断研发新技术、新设备、新产品,并加大技术转让力度。如今,企业自主研发的智能排片机不仅应用于自己的换向器片生产线,还销往国内外市场。企业具备的先进模具设计制造能力,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周边铜企业的模具设计制造订单。广信铜业已经从卖产品转向了卖技术、卖服务。
铜企业对高端技术的需求是永远不会饱和、不会过剩的。而广信铜业正是盯紧了这一点。
如何避开同质竞争——有“个性”,“玩”定制
如何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满足多样、升级、提质的市场需求,是当前同质化竞争严重、市场空间受到挤压的铜企业亟待跨越的一道沟壑。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
无疑,个性化定制是避开同质化竞争的一剂良药。但是,如何做到个性化定制?
广信铜业依托先进技术,针对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采取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实现了个性化定制。但是,并非所有企业都能拥有高精尖的技术,都能通过先进技术来实现个性化定制。而鹰潭市众鑫成铜业有限公司则给众多中小铜企业提供了另一种可能。
专注于做铜线的众鑫成铜业规模算不上大,技术也算不上顶尖,但这几年发展速度却相当快。“不一定要多精深、多先进,但一定要有特色,要贴近市场。”众鑫成铜业的董事长孙晓风道出其中缘由。
在众鑫成铜业生产车间,一根根铜丝被拉出来,凭肉眼根本无法区分它们。这些复合材料并不比裸铜线具备多大的技术优势,但却精细地区分了市场需求。孙晓风举例说:我们常用的鼠标线,若用裸铜线价格更高,但用铜包钢线不仅不影响性能,反而具备价格优势,同时也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这就是区分市场需求,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如何帮扶企业脱困?——重引导,重精准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事情,也不应该由企业独自面对。作为鹰潭经济的主引擎,鹰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铜产业的发展,在铜产业面临“恶劣天气”时,更是积极思谋,想方设法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引导最重要。”在谈到政府帮助时,黄四龙沉思之后说出了这五个字,“不是说政策不重要,不是说资金不重要,但我认为,把你引到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上来才是最具有决定性的。”鹰潭高新区近年来始终在引导企业走“专、精、新、特”的发展路子,这样的发展理念对企业影响很大,让企业受益匪浅。
在把企业引上正确发展道路的同时,鹰潭高新区也为企业提供了真金白银的资金支持和货真价实的政策扶持。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支持并非“撒胡椒面”。“鹰潭高新区坚持的是精准扶企、一企一策的帮扶思路。”鹰潭高新区科技和经济发展局局长陈凌枝说,“只有先号准了脉,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在磷铜球市场行情一片大好,江南铜业准备进行技术改造,以提升磷铜球生产效率时,鹰潭高新区通过融资担保和产业引导基金及时为其注入了资金,确保了其技术改造的顺利进行。“对于那些没有市场的企业,我们帮助找市场;对于那些有市场、缺资金的企业,我们给予资金支持。”陈凌枝表示。
事实证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已经让鹰潭高新区铜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面对经济下行压力等因素,鹰潭市铜产业无惧大浪淘沙,敢于中流击水!
(关键字:供给侧改革 铜 铜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