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
中国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历史短暂,不过二十多年,与美国相比,至少要相差200年。也正是这一原因,使得中国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存在诸多不足。
如何应对这些基础性问题,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认为,以下三个方面应予以高度重视:
不应回避问题
期货交易不能更好地与现货接轨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为什么中国不能像美国一样保持远期合约与近期合约同样活跃?这与中国交易商品的基础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
标准化程度是商品基础条件的集中反映,与美国相比,中国在这方面还差很多。商品标准化程度不但影响到期货交易,同样也影响到现货交易。
成交量虽然是反映衍生品交易的重要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对行业的影响力,主要是价格影响力。真正检验价格影响力的不仅仅是远期合约交易,也离不开近月合约交易。
中国商品衍生品市场发展基础条件差,既与发展时间短有关,也与人为因素有关。其中:现行商品标准制定存在的程序性不合规,极大地影响到商品标准化程度和质量认定权威的建立。这是影响生产环节标准化的重要因素。
商品标准化不高,意味着个性化需求强,交易的不确定性就多,它解释了中国商品生产企业为什么普遍都采用即期生产、即期定价销售的原因。即期定价没有避险需求,它是实体企业不能参与期货交易的根本原因。
商品标准化程度不高,意味着盘面价格的代表性就会出现下降,使得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的连接出现问题。期货价格在现货月不能有效收敛,也会严重影响有避险需求的实体企业的参与。
商品标准化程度不高,使得商品质量的正态分布很难形成,以抽样检验为主的商品检验代表性就会受到影响。
总之,商品标准化决定着高端商品交易的发展,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期货与现货接轨。如果期货不能有效与现货接轨,意味着只有远期才是多空博弈的战场,那样的话,任何东西都能成为期货品种。
寻找解决办法
虽然客观现实我们不能改变,但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可以有的。
一是,通过改变外部条件来缩减外部因素对商品标准化的影响。比如:建立好的商品标准以及权威的质量认定体系等。前者既是确保商品生产环节标准化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权威质量认定体系建立的重要因素。中国商品标准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许多标准制定者恰恰为利益相关者。
二是,思考在现行条件下解决现货月交易问题。个性化需求与流动性收敛共同制约了现货月交易,实行标准化交易与非标准化交割,可有效解决现货月交易的问题。
建立货物蓄水池,实行错位交割和错位成交,是实现现货月交易活跃的技术保证。
打牢现货基础
相对成熟品种由期货交易所直接承担,其余品种由介于期货与现货之间的中间市场、期货风险管理公司共同承担。其中,中间市场由于有交易平台功能,其自然肩负的任务重大。
中间市场既有资源型(如广西糖网、无锡不锈钢),又有非资源型。资源型中间市场为相对独立的运行;非资源型为合作运行。
总之,影响商品衍生品交易的基础性问题不解决,期货、期权、指数等交易都无法更有效进行。
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现货基础打牢了,期货及其他高端交易的大厦才会稳固,这也是笔者如此重视基础性问题的根本原因所在。
(关键字:期货 期权 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