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中国金融监管部门计划进一步加大对资金违规进入楼市的打击。
知情人士表示,中国央行、银监会以及证监会等监管机构,将进一步限制投机性资金对房地产交易的炒作,并打击违规资金参与土地交易。
此前新华社曾援引专家观点称,近期一些投机投资性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金融部门应当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国庆长假前后9天时间内,为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全国19个城市密集出台了房地产调控新政策,“轮番轰炸”的密度可谓史无前例。
据上证报,大多数城市的调控措施超越了2011年的“双限”(限购限贷),北京、上海、深圳、苏州、南京、厦门等城市属于“加码”调控,堪称“史上最严”。
比如:二套首付款,南京和苏州提高到80%,深圳提高到70%,挡住了一大批炒房者;深圳、南京、苏州对成年单身人士(含离异)的限购,堵住了以前“假离婚”漏洞;添加社保、个税的缴纳和只能买一套的要求,限制外地投资客。
在“双限”之外,上海发布的六条措施中,还首次提出了“商品住房用地交易资金来源监管”,开发企业高价拿地的资金渠道将受到监管。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接近中国主要房地产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该部门自7月以来举行了多次会议,探讨如何在不触发房地产市场急剧衰退的情况下稳定房价。
新华社10月4日刊文称,多地楼市调控政策的共同特点都是为了抑制投资投机需求,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稳定房地产市场。
文章提到,受实体经济利润率下滑、人民币贬值预期等因素影响,近期一些投机投资性资金大量涌入房地产市场。专家建议,金融机构应对流入房地产市场的资金加大监管,防控楼市风险和泡沫。
文章援引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刘洪玉称,目前参与房地产开发的除了开发企业自有资金外,还有银行、债券、证券、理财产品、信托计划、资管计划、保险等资金通过参与竞拍土地、项目开发等多种渠道流入,再加上购买端的个人住房贷款、各种消费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变相为购房资金等,甚至一些投资机构包括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融来的资金,也直接或间接进入了房地产市场。金融部门应当加大这方面的监管,引导更多的资金进入实体经济。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也提到政府在积极应对房价。据中国财政部官方网站新闻稿,10月6日与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共同主持今年第四次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期间,周小川指出,近期中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字: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