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稳妥去杠杆仍然是2017年政府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下称“报告”)时指出,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我国全社会杠杆率249%。
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成为货币政策的实施和金融改革推进的重要目标。对货币政策角度而言,收紧信贷规模,调整信贷机构,实施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对金融机构而言,积极开展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对资本市场角度而言,深化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等无不体现出中央去杠杆的决心。
去杠杆加码
报告指出,我国非金融企业杠杆率较高,这与储蓄率高、以信贷为主的融资结构有关。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 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根据NIFD的研究,截至2015年底,我国债务总额为168.48万亿元,全社会杠杆率为249%。其中,非金融企业部门的问题最为突出,其债务率高达131%。如果把融资平台债务加进来(这部分与政府债务有所重叠),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率高达156%。
全国政协委员和广北曾任中银香港副董事长、执行董事兼总裁,在政协经济组小组会议上,他从一名金融机构管理者的角度谈去杠杆和控制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
和广北表示,金融风险的积累就是杠杆率提升的过程,当金融机构风险的承受能力和其在业务中真正承担的风险逐渐不成比例,造成杠杆率过高,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危机。
他以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为例,虽然两次危机爆发的形式不一样,但是根本原理是一样的,都是高杠杆最终导致的危机。前者是因为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杠杆率高,外汇储备有限,借了大量短期外债,导致杠杆高企,当外债需要集中偿还的时候,出现了货币的快速贬值、资本外流,对东南亚包括中国香港冲击很大。而后者则是市场流行资产抵押债券、理财产品等积累了很多年,有些投资者并不知道自己买的产品究竟有多少风险,不知道多少风险也就造成了杠杆率的增加,最终出现了雷曼兄弟的破产,引发全球金融危机。
全国政协委员、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表示,2015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出加快“三去一降一补”的工作要求以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到2016年末,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杠杆率尤其是国有企业的杠杆率略有下降,但是从2008年以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杠杆率是急剧上升的。也就是说,去杠杆的成效还不是那么显著。
他称,这一实际问题高层已经发现了,前几天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五次会议又进一步提出,要积极探索有效的债务处置方式。报告进一步明确,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报告进一步阐述了去杠杆的具体办法:促进企业盘活存量资产,推进资产证券化,支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加大股权融资力度,强化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财务杠杆约束,逐步将企业负债降到合理水平。
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助力去杠杆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也体现出了中央去杠杆的决心。报告指出,货币政策要保持稳健中性。今年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规模余额预期增长均为12%左右,较2016年的13%进一步下调。
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党委书记、行长白鹤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这很正常,整个社会都在去杠杆。”
报告还指出,要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合理引导市场利率水平,疏通传导机制,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特别是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
今年6.5%的经济增速目标并不低。白鹤祥对第一财经记者称,信贷增速的收缩并不会制约实体经济的增速,因为去杠杆的对象就是“僵尸”企业、过剩产能,如果停止这一块的贷款,放到其他行业和企业上,反而会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
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去杠杆早已开始,去年央行通过优化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和期限结构,保持适度流动性。在年初普降存款准备金率 0.5 个百分点补充长期流动性缺口的基础上,更多运用公开市场操作、中期借贷便利(MLF)、常备借贷便利(SLF)、抵押补充贷款等工具灵活提供不同期限流动性。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外汇占款在不断下降,但是央行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就鲜用降准这一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是为了避免“大水漫灌”,制造更多的泡沫,给市场以宽松的信号。这也是在去杠杆、抑制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主基调下必然的选择。
去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抑制资产泡沫”、“防控金融风险”,随后货币政策开始有收紧的迹象。首先是自去年8月以来公开市场逐渐“缩短放长”,不断提高短期的资金成本;到2017年春节前,央行宣布上调MLF利率,是政策利率近6 年来首次上调。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央行在净回笼700 亿元流动性的同时,全面上调逆回购和SLF利率。
市场人士认为,上调政策利率更深层次的意图,还是为了“去杠杆”的政策目标。
2月14日,央行公布了2017年1月金融数据,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2.03万亿元,同比减少4751亿元。而此前市场曾预期1月份的信贷数据将远超去年同期放出“天量”。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告诉第一财经记者,1月人民币贷款增加低于去年同期,这是货币政策按照稳健中性的目标操作之后的具体体现,符合当前的经济需要,也符合政策需要。
去年12 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2017 年的货币政策定调:要保持稳健中性,适应货币供应方式新变化,调节好货币闸门,努力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和机制,维护流动性基本稳定。
坚持市场化、法制化债转股
在此轮非金融企业去杠杆的过程中,债转股被认为是帮助企业去杠杆最有力的措施之一,降低企业负债率立竿见影,对去产能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去年开始新一轮的债转股大幕开启。2017年的全国两会期间,债转股亦成为最热的议题之一。
两会开幕前,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银监会主席郭树清表示,稳妥推进去杠杆仍然是银监会2017年监管工作的重点之一,其中,“债转股”将承担重要的任务。
监管机构也明确表态,这一轮债转股一定要“市场化、法制化”。“坚持自主协商确定转股对象、转股债权以及转股价格和条件,稳妥推进去杠杆。”郭树清表示。
此前政策性债转股最主要的模式是,银行将不良转让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由后者进行债转股。而市场化债转股的创新之处在于,商业银行本身也能够通过成立资产管理子公司等形式,参与债转股。目前,五大国有银行都设立了自己的专门机构,一些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积极部署,有的是通过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
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称,除了上述两种方式,还要批准设立专门经营债转股的机构。“有一批想设立债转股专营机构的已经报到国务院,对新设立机构资本、业务范围等都会有相应的监管要求。是否修订商业银行法根据现实情况推进,现在还没有计划。”王兆星称。
全国政协委员、东方资产原总裁梅兴保对第一财经表示,非常赞成成立专营机构来做债转股,可以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
目前市场化债转股签约金额到2月上旬已达4300多亿元,实施金额超过400多亿元。
郭树清指出,债转股没有指标计划,完全由当事各方自觉自愿协商谈判,但是,扭亏无望、已失去生存发展前景的“僵尸企业”禁止作为市场化债转股的对象。这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特别是降杠杆很有帮助,对企业能够从困境中摆脱出来也会很有帮助。
杨凯生认为,债转股可以做,对于一时陷入困境的企业采取债转股的办法,也能起到效果,但这毕竟只是权宜之计。去杠杆还要和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资本的优化配置结合起来。“该放掉的必须放掉,要下定决心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然国有企业杠杆率高企的问题难以解决。”
(关键字:货币政策 金融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