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巨大、应用创新尤其是传统领域的应用创新滞后,出口能否保持增长前途未卜,环保约束不断加大,经营及营商环境恶劣等因素造成铝加工产品价格上不去,成本下不来,导致铝加工产业未来的发展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我们依然对中国铝加工业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秘书长兼副理事长章吉林日前在出席“2017上海铜铝峰会”时如是表示。
国内产能巨大
同质化价格竞争愈演愈烈
近年来,中国铝加工产业的飞速发展,使得铝加工产能持续扩张。章吉林介绍,2006~2016年,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和压延加工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超过22014亿元,年均增幅26.97%,其中铝加工投资占比基本保持在45%以上。大量的投资,造成产能的快速增长。目前我国铝挤压材产能占全球的76%;铸锭热轧生产能力占全球总生产能力的59%左右;双辊式连续铸轧带坯生产能力约占全球的67.5%。
而新上的投资很多都瞄准了高档铝板带及大挤压材产品,造成结构性产能过剩。“其结果是产品同质化竞争,价格战愈演愈烈,这种现象从中低端产品到高端产品普遍存在。”章吉林说。
他举例说,近年来,一些原本属于高附加值的产品,由于同质化竞争,加工费已经越来越低,例如CTP印刷板基,加工费已由当初的12000元/吨,降至3800元/吨;铝合金罐料加工费已由当初的20000元/吨降至不到4000元/吨;高铁车厢铝合金型材的加工费已由当初的50000元~70000元/吨,降至10000元~15000元/吨。
贸易摩擦频出
出口恐难持续增长
国内产能过剩、竞争激烈,一些企业将目光瞄准了国外市场,使得国内铝材出口量逐年提升。
相关数据显示,2006~2016年的11年间,中国累计出口铝材2942万吨,年均增幅12.65%,年出口量占产量的比重虽然在10%以内,但绝对量越来越大,2016年尽管出口量出现下降,但仍达408万吨。2016年,主力出口品种中,铝箔出口108万吨,同比增长13.42%,板带材出口164万吨,同比下降12.35%,挤压材出口118万吨,同比下降1.57%。
随着出口数量的增长,近年来,围绕着电解铝和相关加工制品的国际贸易争端也逐渐增多。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哥伦比亚等国家和组织都对中国铝材进行过“双反”调查。
2017年开年不久,中国铝材出口再遭“双反”。3月9日,美国铝业协会贸易执法工作组及其成员向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自中国进口的铝箔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章吉林表示,如果调查结果成立,将对产自中国的铝箔产品课以134.33%的税率,这恐怕要导致中国铝箔企业失去美国市场。
中国铝箔产业面临的贸易摩擦并不止美国。3月10日,印度商工部发布铝箔反倾销调查终裁,建议对自中国进口的铝箔征收反倾销税,征税额为0.69美元~1.63美元/千克。
美国和印度是中国铝箔最大的两个出口国,如果这两个国家出口受阻,对于中国铝箔出口无疑将造成打击。而业内人士也担心贸易保护主义会在其他国际市场及其他品种上发生一些连锁反应和影响。
南山铝业研究院院长助理李俊鹏在会上表示,2013~2016年,铝箔出口量产量比例均在30%以上,且占比持续增加,2016年达到了34%,目前,国际贸易环境整体趋于严峻,铝箔产品的出口问题需引起关注,依靠出口来消耗国内三分之一的产量不可持续。
章吉林也认为,“依靠向国际市场继续高比例地释放产量恐难持续。”
铝消费潜力巨大
铝加工发展前景看好
尽管外贸大环境不容乐观,但国内铝消费潜力依然巨大。章吉林表示,目前中国无论是年人均铝消费量还是人均铝存量和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很大差距,消费潜力巨大。从具体的消费领域看,铝材在建筑、结构、汽车、包装以及家具等领域的消费量与国外都有很大差距,发展潜力很大。
而扩大铝应用工作成效也逐渐显现。章吉林介绍,全国铝合金油罐车占比已达8%;铝合金建筑模板的产量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此外,铝空气电池商业化应用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未来应用前景不可限量,铝空气电池的商业化应用将推高中国乃至全球原铝消费峰值。
此外,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铝加工产业发展的营商环境将会得到很好的改善。在《中国制造2025》和《有色金属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开发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铝合金作为最重要的轻质、节能、可再生绿色环保材料,是航空、汽车、建筑、电子、包装行业的首选。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营造良好市场环境促进有色金属工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中,也明确提出进一步增加航空、汽车、建筑、电子、包装等领域有色金属材料消费量,着力发展乘用车铝合金板、航空用铝合金板、船用铝合金板。
“中国铝加工行业充满机遇,我们依然对中国铝加工未来的发展前景看好。”章吉林说。
(关键字:铝 出口 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