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完善的制度也需要监管者不失毫分地严格执行,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否则就形同虚设。让监管真正有力度,要拆除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人员之前相互跳槽的“旋转门”,隔绝两者之间的利益纠结
最近,银监会频频对重大违规案件开出巨额罚单,处罚金融机构相关责任人。严查、处罚金融机构本是监管部门的职责所在,而在近期浦发银行成都分行违规放贷案中,一个细节引起很多人的关注——银监会不仅重罚机构,而且“刀刃向内”,对四川银监局原主要负责人和其他相关责任人进行了严肃问责。
防范风险,要改变“牛栏里关猫”的现象,完善相关监管制度。然而,篱笆筑好,还得安排尽职的“守护人”巡逻值班。去年以来,银行业监管部门出台公私分开和履职回避办法等,从制度上预防监管履职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和道德风险,筑牢公私分开“防火墙”,打好公正履职“防疫针”。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银监会对重大风险事件中暴露出来的监管履职不尽责不到位问题进行了严肃处理,共问责工作人员69人。正是通过这些努力,让监管人员的责任心得到有效提高,促使其发挥了应有作用。
谁来监管金融监管者,是一个永恒话题。每一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会伴随着对金融监管漏洞的反省,甚至有人将危机的爆发归咎于金融监管失灵,认为正是金融守护人即监管人的政策导向,诱发金融家过度承担风险,而在日常监管中却对风险隐患视而不见,最终导致风险爆发。
打好防控金融风险攻坚战,监管者的担当和尽责显得尤为重要。制度是监管的基础和生命线,但再完善的制度还需要监管者不失毫分地严格执行,才能真正落在实处,否则就形同虚设。监管者对风险的态度,决定了市场对风险的好恶;监管者与金融从业人员的近疏,决定了监管者在关键时刻是否敢于“亮剑”;监管者对违法者处罚的力度,成为市场权衡违法成本的标尺。筑牢防风险的屏障,离不开敢于监管、严于监管、善于监管的“守护人”。
真监管,意味着应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本分。监管者和谁站在一起?监管者的责任是什么?如果没有划清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的界限,监管难免失之于软,不自觉就会朝着有利于被监管者的方向偏移。让监管真正有力度,先要隔绝两者之间的利益纠结,拆除金融机构和监管机构人员之前相互跳槽的“旋转门”,让监管人员跳出机构的利益格局来辨识风险、评判优劣。“监管姓监”的职责定位,把防控风险摆在了监管的首位,其政策导向就不能再为了规模膨胀而漠视风险,这样才能向市场传递出“防风险”至上的理念。
会监管,关键是适应市场变化,加强自身能力建设。当下金融业务相互交织、错综复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也已深度嵌入金融领域,金融市场繁复程度远非以往。监管要走出固守领地,深入市场、贴近市场,才能把脉市场症结,对症下药;也得升级监管手段,跟上互联网速度,捕捉“云”上的“风险眼”。
监管要公开。让监管职权运行在公众视线之下,会对其形成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监管就不再只是监管者和机构之间的“猫鼠游戏”。监管思路更要积极向市场公开,政策传导有时滞,效应也是逐步显现的,但政策方向既定,就能引导市场预期和行为,保证政策效果。监管机构向市场传递坚决“防控金融风险”的信号,会让金融机构对风险敬畏三分,严控风险、合规经营。公开既是对权力的约束,也是对机构经营有益的引领。
监管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的监管强调精准的计量和测算,艺术的监管讲究时机和权衡。在科学和艺术之间,监管者既要严谨守则,也要有高超的平衡能力,但更重要的是秉持“防控金融风险”的首要职责,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中,当好尽责的“守护人”。
(关键字:金融 监管 跳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