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陕西省是一个能源大省,提起陕西省的能源,大家最先想到的毫无疑问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这些传统的自然资源,除了这些陕西省还有无其它资源,答案是肯定的,近几年来陕西省的镁产业在产量上占全国的45%,占全世界的三分之一,宝鸡的钛材料及产品产量占到世界钛材产量的20%,南有钛北有镁的新能源格局逐渐形成。
镁未来将成为汽车新动力
今年5月份第七十届国际镁业大会在西安召开,来自美国、英国、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代表齐集古城,共同为世界镁业发展把脉。据了解,陕西省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原镁产区,全省共有涉镁企业51家,榆林市陕西镁工业的发源地,主要分布在榆林市府谷、神木两县,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全球原镁产量85.13万吨,中国原镁产量69.83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82%,陕西原镁产量31.67万吨,占全国的45.4%,达到全球原镁总产量的37.2%,成为国内第一大原镁产区。
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原材料工业处副处长宋亚朝介绍:“世界上的金属铝,再过二三十年就将被采完,到时候,金属镁就将是最好的替代品,而且,镁合金的性能远远要比铝合金的好。”
金属镁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似乎还不是非常熟悉,但随着我国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金属镁比重轻、延展性好、环保性能强等优势使其逐渐成为结构和功能材料中的新宠,正在越来越多地走进普通人的生活。目前,金属镁已经在3C产品上广泛应用,手机外壳、笔记本外壳上都有镁产品的应用,而环保建筑装饰板材、体育器械等民用方面的使用也很广。专家认为,用镁合金来储存氢的技术,未来可以推广到汽车领域,成为汽车新动力。
“宝鸡·中国钛谷”品牌将享誉国际
经济学家曾预言:钛的研发和应用水平,已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国家新材料研究开发应用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宝鸡·中国钛谷——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是陕西的唯一,也是中国的唯一。
钛,作为新金属材料只有50多年的历史。然而,由于它优异的性能,发展速度非常快,现已成为工程技术及高科技领域中的关键材料及支撑性材料。钛有望成为继铁、铝之后崛起的“第三金属”,甚至有人将21世纪称为是“钛的世纪”。宝鸡是国家有色金属研发基地,其钛金属材料的科研与生产有一定的历史,素有“中国钛城”之称。
宝鸡市市长助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卓宇介绍,“预计到2015年,宝鸡钛产业基地将实现年销售收入60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国核宝钛锆业将形成年产2000吨核级海绵钛、500吨核级成品锆材和500吨工业锆的生产规模。宝鸡将真正成为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宝鸡高新区将成为全球钛材料产业的创新网络结点、国内最大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生产基地,‘宝鸡·中国钛谷’品牌将享誉国际。”截至去年底,宝鸡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内已聚集钛材生产、加工、贸易和流通企业400余家,销售收入过百亿的企业1家,上亿元的企业16家,形成了大中小企业合理布局、共同发展的局面。建成了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和实验中心。钛材料及产品产量占到国内生产总量的80%、世界钛材产量的20%,产品出口占到全球的15%。
宝鸡钛材生产能力和市场份额居全国之首,代表了我国钛材料研发和生产领域的先进水平,被誉为“中国钛谷”。目前,该市聚集了钛及钛合金相关企业400多家,其中钛加工企业2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24家。2011年,全市钛材加工量达到3.2万吨,占国内总产量的70%,世界产量的10%,实现产值220亿元。预计到2015年,全市钛产业产值将达到千亿元以上。
(关键字:钛 镁 陕西省 南有钛北有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