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华商务网>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将发布 玻璃纤维行业能否逆袭?

2013-11-14 11:54:09来源:前瞻网作者:
投稿打印收藏
分享到:
  • 导读:
  • 根据官方部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 关键字:
  • 玻璃纤维 玻璃 新材料

根据官方部署,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主要包括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达到8%左右;到2020年,力争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

玻璃纤维是一种优良的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耐高低温、耐腐蚀、隔热、阻燃、吸音、电绝缘等优异性能以及一定程度的功能可设计性。玻璃纤维产品性能优异,下游产业需求分布广泛,已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体育运动、环境保护、军工国防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在其广阔的下游应用领域中,交通和建筑占到40%左右。玻璃纤维制备的增强热固性、热塑性塑料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设备(如制作玻璃钢冷却塔、压力管道、水箱、防腐槽和贮罐等)和建筑材料,在石油化工、基础设施建设、汽车工业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其余25%-30%被大量应用于印刷电路板、风电叶片、过滤网等的制造,在电子电气、环境保护、新能源等领域中大量使用。

玻璃纤维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玻璃纤维制品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具有轻质保温特性,能降低建筑围护结构能耗,从而减少碳排放。在我国,建筑总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和建筑能耗)约为全国能耗总量的30%。在建筑能耗中,围护结构材料保温性能差、保温技术落后,传热耗能高达73%-77%。根据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规划,中国将实施强制节能标准,到2020年,全社会建筑的总能耗要达到节能65%的总目标。如按这个目标计算,则每年就建筑围护结构节能需新增投资约为2700亿人民币,市场机会巨大。

以玻璃纤维制品及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替代传统金属材料,能减少金属使用量,从而减少金属锻造耗能,减少碳排放。传统汽车零部件使用大量金属,能耗巨大。若以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制造一个汽车零部件,耗能将比钢减少40%、比不锈钢减少52%、比铝铸件减少65%、比镁铸件减少70%,能耗大幅减少。应用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替代汽车传统金属零部件,将具有越来越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其市场空间巨大。

此外,玻璃纤维制品是火电厂烟气脱硫系统以及风电发电机组叶片和机舱罩的主要材料,是典型的新材料行业。由于中国生产企业对价格的极度敏感,而对性能和使用寿命等指标的并不敏感,玻璃纤维在传统领域的替代性并不明显。玻璃纤维最大的优势是防腐蚀性能,目前有些特殊领域中,玻璃纤维材料应用具有较强的优势,如化工厂的腐蚀性产品管道、电厂脱硫的烟囱等。未来玻璃纤维在能源、环保、交通等领域的应用空间仍然较为广阔。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玻璃纤维行业产销需求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发达国家轨道交通、飞机、汽车等领域的玻纤使用量占玻纤产量的25%,国内此领域的应用水平较低。以汽车应用领域为例,五年前市场就预计玻纤在国内汽车领域的应用会启动,但是目前来看仍然没有看到。总结下来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1)汽车产业链利益格局对材料替换形成阻力。目前大多数都汽车生产商都有固定的传统的零部件材料供应商,形成了长期的稳定的利益分配格局,汽车生产商以及零部件生产企业没有动力去更换原料。2)机械设计师对玻纤材料使用动力不足。国内的汽车备件领域发展相对不成熟,国内的机械设计师往往不熟悉复合材料,且缺乏规范可以参考,在具体的设计应用上动力不足。

随着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的发布,相信更多企业能够看到新兴产业发展的量化结果,对未来新兴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以此推动玻璃纤维材料对原有零部件材料的替换;此外,国内机械设计师应用玻璃纤维新材料的意识将有所启发,玻璃纤维材料新增市场也将明朗,未来市场前景指日可待。

 

(关键字:玻璃纤维 玻璃 新材料)

(责任编辑:00955)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中文国际-English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盛世龙源12号楼 邮编:100022
客服热线:010-5166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