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半导体产业在大踏步前进,同时也遭到了海外竞争对手全方位的狙击,我们该如何应对?SEMI(国际半导体设备材料产业协会)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居龙认为,当务之急是减少不理智的高调宣传。要向外界讲清楚中国半导体产业市场化运作的逻辑,以及中国发展半导体的正当性,要让外界明白,中国只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一个合作伙伴,尽最大的可能去消减全球弥散的中国威胁论。
中国半导体引起欧美政府的各种关照,中国半导体该如何应对?
居龙:我们跟国际水平的距离要认清,这个产业已经有50年历史,但中国十几年前几乎没有什么半导体产业。中芯国际今年是第18年,他们前期也是非常艰苦。总之,国内跟国外差距还是挺大。设计都是一样的。在这十年是比较快速的发展。但是以制造来讲,我们的芯片设计进步不少,但以制造来讲,国内比较先进的晶圆厂跟国际最领先的厂的差距还是很大。要想进步,必须要有国际合作,但是国际合作现在又受阻,并购几乎不可能。除非那些很小的公司,或者技术比较落后的标的。我们要在全球做沟通,跟产业界沟通,讲清楚中国崛起的真相。让大家不要真的以为有什么中国威胁论,要讲明白中国是寻求合作开放的市场,在努力融入全球半导体业的生态圈。这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角色。
海外对中国半导体产业基金有很多非议,如何应对?
居龙:国家对于半导体的支持力度不会减少,只会加强,大基金二期即将推出,但我们还得强调,这个行业需要技术交流,尤其国际合作。有一些产业技术含量一般,努力一下可以做到很好。但半导体是非常难的产业,好在中国有很大市场,可以吸引很多企业过来。不过这种投入会被媒体过度报道,引起海外不必要的反弹。这个产业很重要,是国家最高的战略,所以很容易造成中国威胁论,导致外界的围堵和牵制。我们必须要有智慧,媒体的宣传要务实一些,要低调一些。
你们作为行业协会,在国际上如何讲中国半导体的故事?
居龙:我会告诉外界,大基金投资是很市场化的,他们的决策由投审会决定。我们要如实又低调地向他们讲清楚,中国半导体是怎么回事。当然也不能卑躬屈膝,我们发展半导体产业是有正当性的,我们的国民经济,有发展半导体的需求,国家发展后自然要推动高科技提升。一个国家提升经济质量是正常的事,所以就有这么多的进口贸易。重点是不要讲高调的话,要有政治敏感。其实中国就是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上的一个伙伴,中国的的确确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市场,需求是市场产生的,不是谁规划的。
海外的沟通很重要,我在国外也讲了很多场,基本是扮演这个角色。因为我们是第三方,人家听了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今天假如大基金的管理层出去讲,中国半导体是为创新型企业投资,没有多少人买账。
产业竞争这么激烈,沟通能产生什么效果?
居龙:我们一定要明白,中国半导体在技术上追赶世界先进,虽然已经有人才,也能得到有些公司的授权。但是人家也在往前跑,三星、海力士、台积电这些企业进步也很快,所以我们必须要吸引国际人才,更多地参与国际技术合作。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是难免的,但竞争可以让产业更有动力,这是市场规则,当然竞争也有麻烦,现在可以看到很多例子,大公司彼此之间不停牵扯垄断之类的问题,但也在不断合作,这就必须要有沟通。现在国内企业一般还不具备海外沟通能力,我在国外就知道,国外的企业都对中国的看法是跟我们完全不一样。光伏产业、平板显示产业中国企业显示出很强的实力,在半导体里中国会把行业变成什么样子,所以他们很难不采取一些措施来围堵中国企业,但是沟通比不沟通要好。各家公司有自己的策略,大部分应用要保持优势,它也会寻求一些合作。海外的追赶逆袭有很多例子,一些日本公司在初期无声无息,但只要一出来就很厉害,也会被美国孤立,那时候反弹也很大,但日本媒体并没有怎么做报道,没有说怎么自己厉害之类的话。
外企在中国建厂能带来核心技术吗?
居龙:外企来中国不会把最核心技术,最主要的研发团队拿过来,这个可以理解。我们的华为也不会把最核心的东西放到海外。外企在这边成立研发中心,虽然核心IP不会拿过来,但的确在做研发。我去三星参观,一进门就给一个有定位芯片的卡,你走到哪里他们都知道,让你清楚不能乱跑,他知道你到过哪里。在办公室这样的地方会让你带手机,但其他地方就不行,有些公司会把移动通讯设备的所有接口贴起来,把摄像头贴起来。所以大家对这块都很重视。
半导体行业投了很多项目,你有什么建议?
居龙:一定要关注创新,但不能被忽悠,有些海归的项目做个三五年就要投几十亿,钱投下去东西做不出来。毕竟他们经验还不够,人是很聪明,但半导体不像解数学题那么简单,半导体牵涉太广。像半导体制造,有那么多环节,这个难度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做到的事情。牵涉到电子、电机、光学、力学、材料等等很多学科,要把全部能力整合起来,这个门槛非常高,要持续地投入,不是可以马上改善的事。
地方政府用什么来吸引半导体企业入驻?
居龙:我们接触到很多地方政府,大家都有投资热情,有些地方政府还挺务实,毕竟是要真金白银投入。他们做招商引资,我们也会跟他们聊这个事情,让他们了解产业。有的机构为政府写报告,写一大堆,然后说建议什么。各地都在竞争,都要发展汽车电子,因为这是最好的产业。但能不能做得起来,真的不知道,还是要量力而为。政府选企业,企业选政府,这是双向的,有的地方政府为了吸引企业会给什么政策,但是企业过去也会有自己的考量,这个地方去能不能做成?
假如政府给企业的优惠大到一定程度,理性抵制不了这个诱惑的时候,企业会不会为了补贴做表面文章呢?
居龙:你讲得没错,要是诱惑太大了,企业就会不理性,可能会仅仅为了补贴就过去,而不管理性或非理性。竞争有很多方面,譬如两个地方都会给企业开出很好的条件,这边提出一个优惠,那边也跟进,但是这边是区领导出来谈话,那边如果是市领导出来谈话就不一样了。有些公司找人才,小地方就不考虑,那些制造型企业,如果地方政府提供很多地就有吸引力,有些也有补贴。到底哪个的吸引力更大很难讲,但认识领导是很关键的一个因素。总之他们会做很多评估的。这个行业需要比较集中的生态环境。
(关键字:半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