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商务网
正在更新
短信回放
您现在的位置: > 中商信息> 有色产业> 小金属> 市场动态> 其他

光伏是垃圾电?央视辟谣了!

2021-10-26 9:59:26来源:网络作者:
  • 导读:
  • 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垃圾电”?那是你没看清新能源的未来
  • 关键字:
  • 光伏

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垃圾电”?那是你没看清新能源的未来

北京10月22日消息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超链接》报道,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风电、光伏发电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目的就是为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等任务目标。今年,全国风电、光伏发电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要达到11%左右,后续将逐年提高。

今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了《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为各个风电、光伏项目的开工建设提供了要求、指引和保障。

风力和光伏如何转化为电力?风力发电站和光伏发电站的选址有哪些需求?新能源发电方式未来会如何发展?

一、两种发电原理

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机械能,再由机械能转化成为电能。一般风力发电所使用的大风车安装三个叶轮。风吹动叶轮后,叶轮的转动带动发电机转动,发电机转动产生电能,最终通过升压系统将电能送到电网,为公众所用。

光伏发电站则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收集太阳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伏发电主要是利用“光生伏打效应”。简单来说,“光生伏打效应”指物体由于吸收光子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当物体受到光照后,物体内电荷的分布状态将发生变化,从而产生电动势和电能。在光伏发电站,太阳能电池板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光伏电池里的PN结(采用不同的掺杂工艺,通过扩散作用,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在它们的交界面就形成空间电荷区称为PN结)产生了电子之间的流动,流动的电荷被收集起来后就产生了电力。

无论是风力发电还是光伏发电,这两种发电方式都存在波动性。风力发电会受到风力、风速等因素的影响;而光伏发电站在夜晚不能工作,缺失太阳光照射,无法产生光伏效应。有人因此认为风电和光伏发电是“垃圾电”。

虽然二者皆有自身的弱势,但三峡集团福建公司副总经理刘建平并不认可风电和光伏发电为“垃圾电”这一说法。他表示,相较于传统发电方式,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更为环保,并且我们可以为风力发电站和光伏发电站配备储能设施,让新能源发电方式更为稳定。

二、如何选址

第一,坚持环保原则,选址需要避开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农田、林地等地方。

第二,选择风资源、光照资源丰富的地方。风力发电站既要避开风力过小的地区,也要避开风力过大的地区。风力过小无法带动叶轮转动,只有风速达到3米/秒才能带动风机转动。但风力过大将使发电机转速过高,热失控有可能会酿成火灾事故。

第三,风力发电站和光伏发电站的选址对地势也有一定的要求。风力发电站最好处于风口位置或海上。海平面较为平坦且海面摩擦系数小,风力较大。光伏发电站也需选址在施工条件较好的地势平坦地区,方便大面积铺设光伏电池板。我国的光伏发电站多建于西北地区,就是看中西北部分地区地势平坦,没有高楼大厦等建筑物的遮挡,光伏电池板能够充分吸收太阳光。

与风力发电站不同,光伏发电站目前不会大规模建于海上。海上风浪大,光伏发电站的抗风浪和抗腐蚀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但刘建平表示,目前国内有不少厂家在研究漂浮式海上光伏发电站。

我国沿海地区工厂多、用电量大,海上光伏发电站的发展潜力巨大。

三、未来可期

我国的新能源发电产业相对欧美国家起步较晚。在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发展初期,引进了许多欧美的先进技术和产品;经过长期发展,我国已经完成新能源发电产业、产品体系的自主构建。我国新能源发电产业将来需朝着成本更低、高智能、高转化率方向发展。

未来,新能源发电方式将占据我国发电方式的主体地位。刘建平表示,我国正大力发展新能源发电产业,装机增长速度快。今年9月底,风电装机同比增长32.8%,光伏发电的装机同比增长24.6%。后续将会进一步扩大风电和光伏的装机,预计在2030年实现新能源发电的主体地位,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努力。

虽然新能源发电领域目前依旧以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为主,但我国也在研究潮流能发电、氢能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其他新能源发电方式。刘建平表示,期待未来能够有越来越多的清洁能源并入电网。

(关键字:光伏)

(责任编辑:01181)
每日聚焦
市场动态
最新供应
最新求购
【免责声明】
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有色产业频道: 基本金属 | 小金属
中商数据-研究报告-供求商机-中商会议-中商VIP服务 | 钢铁产业-化工产业-有色产业-能源产业-冶金原料-农林建材-装备制造
战略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媒体报道 | 客户服务 | 诚聘英才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1 Chinaccm.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中华商务网版权所有 请勿转载
本站所载信息及数据仅供参考 据此操作 风险自负 京ICP证03053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8340号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惠河南街1091号中商联大厦 邮编:100124
客服热线:4009008281